多读点文言文
(2023-10-22 07:57:40)
标签:
散文 |
多读点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是相对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白话文来讲的。
文言文是用古代汉语写的文章,流传到现代的古汉语书面材料,以甲骨文为最早,离现在有四千多年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起,记载史实和科学成果以及阐发哲学、政治观点的作品大批涌现。《汉书·艺文志》中所列出的596位著名作家所写的13269卷作品,大多产生在这年代。后代的知识分子,从唐、宋直到元、明、清,他们写文章,从用词到语法都以那个时代的作品为规范,这就是文言文。
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随着历史的变迁,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成了读书人的专用。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当人们使用“古代汉语”这个术语时,在不同的语境中赋予了它三个不同的含义:古代的汉语、上古汉语和文言。古代汉语首先是指“古代的汉语”。这就是说,鸦片战争以前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泛称为古代汉语。古人的口语,我们是听不到了,甲骨文,从甲骨文算起,这样的古代汉语大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跟任何事物无不发展变化一样,语言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三千多年来,汉语有了很大的变化。
根据汉语语法、词汇和语音变化的情形,有学者将古代汉语分为三个发展时期:上古期、中古期和近代期。上古期是指公元3世纪以前,即历史上商、周、秦和两汉时期;中古期是指公元4世纪到公元12世纪,即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金时期;近代期是指公元13世纪到19世纪,即历史上的元、明、清时期。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指的是“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大文学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我们现在使用的汉语,完整的名称应该是现代汉语。与之相对应的,文言文则是古代汉语的一部分。语言的发展是有继承性的,现代汉语就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它的许多语法词汇和修辞都是从古代文学语言里演变而来的。所以,当拥有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后,会加深我们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做到正确使用。
如“不然”和“不以为然”,两个都有不同意和否定的意思,但它们的具体用法却不相同。“不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放在句子开头进行否定。而“不以为然”则必须和人搭配使用,还有轻蔑的意味。
同样是不赞同某人的看法,可以直接说“不然”,也可以说“不然,事情不是这样的”。换成“不以为然”,就只能说“XXX不以为然”,或者“XXX心中不以为然”。因此,学习文言文,对于我们学好现代汉语是大有帮助的。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变得更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不断进行各种尝试。尽管提升自我的途径有很多,但不论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读书永远是门槛最低还最容易有回报的办法。
诚然,读文言文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利益,但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当看到大海时,你一定不会只想说:“大海啊,你全是水!”那么你可以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当因为思念自己的那个人而日渐消瘦的时候,你一定不会只想说:“你看,为了你我都瘦了。”那么你可以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当忽然看到灼灼的桃花林时,时,你一定不会只想说:“哇!这些桃花真美!”那么你可以说:“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你可以得到的,其实不止这些。只要你愿意开始学习文言文,你会发现,你还可以得到更多。
在学校里,在辅导班里,孩子学不懂,还有老师可以教。那么在家里呢?孩子在学习中出现了问题,可以去请教谁呢?当然只有家长了。所以,想象一下,当孩子在家里学习,拿着自己不懂的文言文来问你,你难道可以坦然地告诉他们,自己不会吗?因此,学习文言文,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至少让他们的起点更高一些。
中华文明五千年,而文言文几乎贯穿了整个华夏文明。不读文言文,你就不会知道,华夏民族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不读文言文,你就不会知道,古人的聪明才智其实超乎我们的想象。不读文言文,你就不会知道,历史其实惊人地相似,我们现在面临的,可能就是古人曾经亲身经历过的。不读文言文,你就不会知道,中华民族可以实现伟大复兴的底气到底是什么。不读文言文,不熟悉传统与文化,我们拿什么来传给下一代,拿什么让我们的民族推陈出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所以,文言文不止要学,还非学不可。当然,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要学得像专业人士那么好。而是在需要用到的时候,我们可以让自己做得更好,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