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慢生活情调也浪漫
(2023-09-26 07:58:31)
标签:
旅游 |
北欧慢生活 情调也浪漫
在人类不断追求高效的社会中,任何慢的事物都被认为是低效率的。在唯效率至上的社会里,人类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人们更多地认同快,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成为现代生活的口号,所以人们开始探索制衡快设计方法,慢设计理念由此诞生。
慢设计是一种反潮流的理念,它强调一种环保、舒适的生活方式。对于不断改善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设计方法具有重大的作用。通过不断追寻。慢设计理念的脚步,我国的设计领域将大放异彩,并衍生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未到北欧,就听导游说北欧人过的是“慢生活”,节奏。此次北欧旅游,最大的目的就是为此去感受的。虽然团队出行,无法自由地行走,深入百姓生活,但走马观花之际,我们多少还是能“嗅”出一点“慢生活”的气息的。
如果说在俄罗斯,只能感受夜生活的浪漫情调,在圣彼得堡的那个夜晚,我和同事到闹市街边的咖啡馆喝咖啡,咖啡座上的帅哥美女们谈吐悠然,其间可感受他们的热情奔放。而在北欧,我们则见识了北欧人自然、简约、环保的慢生活品质。
从北欧四国的商场打烊时间见证,这里的商场下午六点就关门了,我们吃完晚饭出门想逛街,结果发现我们只能在马路上走走,或到海边看夕阳。尤其在芬兰的赫尔辛基,芬兰堡上的岛屿古朴宁静,这里的人们崇尚自然简约的乡村生活。即使在城市,下午六点之后,马路上悄然无声,电车从我们跟前经过,车上只有两三个乘客,这和国内的拥挤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导游也告诉我们这里的人们幸福指数颇高,福利待遇好,不必为了生存忙忙碌碌,不会无止境地追求物欲,更生活品质,追求精神享受。
这里的城市虽也有许多商场,但是更多的是城市雕塑以及咖啡馆,许多人或坐在街头的公园落座或坐于咖啡馆晒太阳聊天,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情。尤其在丹麦的哥本哈根,环保的理念更为突出,街上随处可见自行车,这里还有很多免费的停车场和使用点。北欧的建筑并不高大,居民房屋一般为三层,庭前屋后种花种草,就连朝马路的阳台都种花,我们坐于车内,瞬间闪过五彩的颜色,心情愉悦。在瑞典的西格图纳的小镇里,我们徜徉在这微型城里蜿蜒的小路上,享受着极具北欧慢生活的惬意:这里不高的木屋,古色古香;玲珑的小商店,里面摆着别具特色的小商品;小巧的咖啡屋,散发出咖啡的浓香。
欧式的教堂前,有一对新人正举办婚礼,新人在大家的簇拥下拍照,而后,她们坐上婚车漫游小镇,为增添喜庆气氛,他们很有创意地在车尾悬挂了两个可乐瓶,车子从我们身边驶过,我们向他们招手祝福,他们也高兴地回应我们;这里的居民木屋前都有一片草地,草地前种植鲜花,有的家庭正在修剪草地,有的在草地上晒太阳,还有的一家正运动着,这种情景在车子初入丹麦的时候也可欣然所见,那种悠然闲适的感觉没有两样,只是他们的场地规模较大,显得气派了些。
八九月份,北欧虽然属于夏天,但是,天气并不十分炎热,甚至有点国内的秋冬味道,如果不在太阳底下,还有点寒凉,这种感觉让我们非常享受,想着自己此时如果在家,或在国内的某个旅游景点,一定是挥汗如雨,而在这里却凉爽怡人。这里的夜色持续较迟,大概每天十点左右,天色逐渐黑暗,七八点钟,我们还可以到海边欣赏夕阳西下的美景,海风轻拂,看着湖边的许多游艇,漾起对未来无限美好生活的追思。
在松恩湾小镇停留的那个晚上更具美好。所住的酒店门前有一大片草地,还有一湾湖泊,湖的对岸则是成片碧绿的树林,一切显得极为宁静,心情开朗,许多团友情不自禁纵情欢笑与跳跃,不经意间打破了这里原有的气氛,还好只一小会儿,大家便各自散去,或散步,或安静拍照。
大清早起来,下着雨,我们到餐厅吃早餐,自然保持安静,学习西方人享用西餐的文明礼仪,正惬意享受之际,有人忽然惊呼“彩虹!”大家转头向窗外望去,果真看到一道彩虹悬挂天边,飘浮在湖面上。松恩湾小镇幽静美丽的度假环境令我至今回味,倘有多点这样的机会,该多美啊。
尽管我们只是走马观花地感受北欧生活,但时不时都能在不经意间感受这里的慢生活品质:自然、简约、环保,不急不争,如一位儒雅的绅士般从容优雅。
北欧4国堪称山清水清。那河里的水清得舀起来便能喝,到处是清清的河流、湖泊、连海港湾都是清清的;空气也清,几乎没有飞扬的灰尘,更没有雾霾。我们去的时候,不是雨季,所见皆蓝天白云。村镇、城市也都清洁干净。
广袤的被森林覆盖着的山野是宁静的。公路上汽车、行人不多,路过的小镇、村庄常常是只见房屋鲜见人,显示着特有的安谧。即使在人流如潮的都市,也少了几分贝的喧嚣、嘈杂。汽车多不鸣喇叭,见了行人静静的候在那里礼让。
北欧国家是世界上生活水准较高的高福利社会国家。其公民从出生到逝去都可享受国家的关照,免费教育、医疗,有的即使不工作也可体面、有尊严地生活,不需要为生计千方百计地尔虞我诈和疲于奔劳。
北欧国家还实践非暴力,除冰岛挪威为防务加入北约外均实行军事不结盟。“他们在以野心霸权为光辉的世界中黯然无光,却在远大理想为光辉的世界中光彩夺目”。
北欧人是健壮的,街头行人健美者众多。清秋时节,短衣短裤者多,一有空就将短外套脱掉享受日光浴,公园草地上常见衣着很少的北欧人躺在那里接受日光。这里的阳光很柔和,并不强烈毒辣。街头上健步而跑的健男健女裸露的臂膀上渗出粒粒汗珠,锻炼体魄是他们的一大习惯。
北欧各国提倡骑自行车出行。哥本哈根有52万市民,自行车却有56万辆,街上有专为公交和自行车设计的红绿灯,骑车者还可享受红绿灯“绿浪”优先的倾斜服务。丹麦外交部女部长访华,在北京骑自行车从宾馆到使馆,并开微博与中国公民聊低碳环保问题。
挪威现代发现了石油,丰富的资源使她暴富,她可以和科威特、阿联酋比肩。看沿途村庄的房屋大都为豪华别墅,挪威公民还有私家豪车、私人游艇,有不少漂亮的流动家居房屋车。村镇上还保留着一些凋蔽的旧屋,在角落里向世界展示着自己贫穷的过去。
在北欧看不到高楼大厦,更不要说摩天大楼,连现代建筑也少见,满眼都是古建筑、老建筑。挪威皇宫前的广场、瑞典皇后岛花园的道路都是砂石路,既没硬化,也无装饰。奔驰在世界著名的弗洛姆铁路上的旅游观光列车,内部装饰用条木,车内的桌椅也是条木做成的硬桌硬椅,没有垫子,也没有套子,说简捷也可以,说简陋也不过份。这样的旅客列车在我们国内已经很难见到了。
坐在旅游车上穿越公路上的隧道,我发现隧道内壁还是裸露的岩石,既没有砌砖也没有抹水泥,也够简捷或说简陋的。道路上行驶的汽车都很普通,城市里骑自行车的人很多。居民住房一般都是小平房、小木屋,房前屋后有花园有草地,不大的窗台上常常有盆花,很有地方特色和生活情调。我们在峡湾小镇盖伦住了一晚,这里有冬季滑雪场,还是峡湾游客主要的住宿地,人员往来不少,但乡村风格依然浓烈,没有现代化的宾馆酒店或居民豪宅,也没有喧嚣的街道,而有雪山、草地、树木,空气清新,风光秀丽。我们住的酒店已有300多年历史,是木质结构的三层楼房,一眼看去老旧古朴,但餐厅、客房、卫生设施一应俱全,虽然房间比较小,但功能齐全,还是好住的。
北欧之旅,让我读懂了“简约”一词。回来后查了一些资料,才知道北欧人的简约生活是人生价值观决定的,他们快乐幸福的源泉,不是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是家庭幸福、身体健康以及自由、友谊、信任等因素。看来,当人们的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物质欲望将被精神需求所取代。
在欧洲旅游,参观市政厅是经常性的旅游项目,多数是看外观,即使入内,也有人带队按既定的线路行走。专门去市政厅方便(如厕),我还是第一次碰到,而且这些市政厅都没有门卫,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自由出入。北欧市政厅如此开放,折射出来的是北欧社会的安定和谐,这里没有什么“维稳”问题。
北欧是世界上典型的社会福利国家,高收入、高赋税、高福利。一个人从在娘肚子里开始,直到生老病死政府都管,教育、医疗全免费。而且社会清明,监督世界各国腐败问题的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公布的腐败指数报告,北欧几国又拔得最清廉国家头筹。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人民的幸福感很强,犯罪率极低。在北欧,我觉得我们向往的社会主义、向往的大同世界就是这个样子。
北欧的现状启示我们,一个国家要安定和谐,只靠安保工作、靠增加“维稳”人员和经费是不行的,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只会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