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澳洲的壁画小镇谢菲尔德

(2023-09-24 08:25:34)
标签:

旅游

澳洲的壁画小镇 谢菲尔德

 

谢菲尔德小镇是澳洲著名的“壁画小镇”,小镇位于塔斯马尼亚西北面的罗兰山脚下,离摇篮山63公里。镇内壁画处处,疯狂的艺术家和专业画家几乎令全镇没有半壁空白。相传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一些画家来到谢菲尔德镇落户,为重塑当地不景气的经济、改变小镇沉闷的人文环境,他们开始为小镇描绘上一幅又一幅的壁画。迄今已有百多幅壁画被留在了历史性建筑的外墙上,向过的往客人娓娓道来小镇的历史和生活状况。

谢菲尔德小镇被壁画装点的浪漫多彩,从小镇入口进入小镇,就走进了壁画的海洋,ATM提款机、唱片小店、小吃店、咖啡店都被壁画装扮的极富特色。小镇特设的展示区,展览了历届获奖作品,广场设有投票箱,另外,陈奕迅涂鸦也是一个亮点。

步入小镇,就如来到了一个“壁画王国”:整个镇子就像一本立体的图画书一样,眼睛望得见的,手指碰得到的,几乎处处都是壁画!银行提款机、唱片店、咖啡馆、餐厅和私人邮箱都装饰有壁画,就连多年没人入住的空屋的墙和屋顶上也都被壁画占领了

这里的壁画主题涵盖范围相当广泛,有的是介绍谢菲尔德小镇的历史,有的是展示当地人的真实生活,有的是描述塔斯马尼亚的自然环境,还有的尽情畅想天马行空的想象。

在小镇主街上的一些历史性建筑的外墙上,装饰着数以百计的名家壁画作品,似乎在向来自远方的客人讲述着小镇的发展历史。事实上,可以说正是壁画改变了小镇原本单一的农牧经济的传统,而让旅游业唱起了主角。今天,这个仅仅一千多人口的小镇每年迎来十多万名慕名前来的观光客。与此同时,壁画小镇的兴旺发达又吸引、带动了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画家在此落户定居,并由此形成了一条令人羡慕的良性循环链。

壁画小镇一年中最大的节日首推“壁画节”。每年复活节前,当地的壁画公园都要举行一场国际性的壁画比赛,国内外所有爱好作壁画的人士都可在网上报名参加。比赛时,各路壁画圣手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创作出自己的作品,然后由评委会最终评选出10种不同奖项。所有的参赛壁画不论得奖与否,都将参加展出并保留至来年比赛时。

谢菲尔德自1858年被英国殖民者发现并开发以来,一直都是以农业,牧业,采矿业,林业为自然经济慢慢发展,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塔斯马尼亚面临整体经济下滑,谢菲尔德也在劫难逃。小镇人赖以为生的行业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冲击,都逐渐萎缩。1985年,小镇的领导们集中在一起开了一个会,在这个重要的会议上,小镇成立了旅游协会,开始考虑利用小镇靠近摇篮山的自然资源向旅游业发展。

在经济没有出路的时候小镇的人开始往墙上画画,画小镇的历史,人物故事,画先驱和拓荒者的英勇事迹。结果这个小镇成功吸引了很多游客前往参观,当然还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小镇里的许多壁画都出自专业艺术家之手。这个只有一千多人的安静小镇每年会接待来自全球十多万的访客。

从第一副壁画诞生之后,越来越多以小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环境为主题的壁画诞生了。迄今已1000多平方米的壁画在小镇多座建筑的墙壁上。现在,每年都有一些新的画作出生,使这个小镇永远保持着新鲜感。

清早由霍巴特乘车直达摇篮山的核心地带,徒步欣赏由冰川融化而形成的多芬湖。多芬湖是一个海拔1000米的高原深水湖,湖边俊俏的摇篮山两座山峰安静地倒影在平静的多芬湖面上。小溪穿过翠绿的树林,苍劲的古树林里偶尔传出几声清脆的鸟鸣。秋冬季节的摇篮山则是另一番风景,皑皑的白雪包裹着山峰,银装素裹,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途径山区中的壁画小镇谢菲尔德,欣赏当地艺术家的壁画作品。在蜂蜜农场则可以深入了解蜂蜜的制作工艺和流程,品尝各种口味的蜂蜜,最不能错过的是塔斯马尼亚独一无二的革木蜂蜜。

谢菲尔德镇的邮局。一座方方正正的小房子,同样朴实的不能再朴实。小镇的房子本身也很漂亮。这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旅馆。绿色门脸,门口插着红旗的房子是一家餐馆。这是一家唱片店。临街的墙壁上布置得花狸狐哨,老式钢琴,各种黑胶唱片,以及画作、图片、各种留言条贴满了墙壁。小店的大门前还插着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国旗。可见这家小店和中国的渊源还很深。

我们在临街的建筑上已经看到了一些壁画。显然,壁画已经完全与这个百年小镇融为一体,无缝衔接。

这幅名为《宁静和温暖》的壁画是谢菲尔德镇上的第一幅壁画。也是小镇的地标。壁画的主角叫古斯塔夫.温多弗,是谢菲尔德小镇的传奇人物。

这位以奥匈帝国驻墨尔本领事身份来到澳大利亚的奥地利人是一位植物学家。他毕生致力于开发摇篮山的旅游资源。正是通过他的不懈努力,摇篮山于1922年被辟为国家公园。古斯塔夫和他的塔斯马尼亚妻子爱上了谢菲尔德这个田园诗般的小镇,在此度蜜月后,便再也没有离开。

古斯塔夫在妻子凯特1932年去世后,又独自在此生活了16年,直到1932年去世。《宁静和温暖》表现的是,在隆冬严寒中,房间的壁炉里炉火正旺,而门是开着的,塔州特有的小动物纷纷溜进房间取暖,而古斯塔夫坐在房间的一角,若有所思地看着它们。这大概就是妻子去世之后,古斯塔夫的真实生活状况。

类似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题材,在小镇的壁画中反复出现。壁画中的主人公是一位救援人员。这样的壁画题材表现的是小镇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这样的壁画还有不少。只是没有当地人的详尽介绍,我们很难都能一一分辨。

历史事件也是小镇壁画的重要题材。除了重要历史人物外,关于战争的壁画虽然不多,但篇幅大,占据重要位置,一次十分醒目。在小镇一百多年的历史上,在澳大利亚的历史上,以英联邦成员国身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件大事。澳大利亚每个镇子都有士兵参加。在我们到过的每一个小镇都有一战参战纪念碑。谢菲尔德当然也不例外。

这幅占据了一堵墙的长幅画卷,还原了澳大利亚军人在一战中英勇作战的场景,并且有小镇参战人员的肖像。

人与自然是壁画中主要的题材。特别是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塔斯马尼亚特有动物频频出现在各种题材的壁画中。说明这一主题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这是一个舞会。在摆满美酒、蛋糕、和鲜花的长桌前,几对嘉宾在翩翩起舞。不过令人费解的是,舞者似乎在穿越时空。似乎一不小心就会踏上一百多年前尘土飞扬的街道上。

自然风光也是小镇壁画的重要题材之一。这些壁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都离不了小镇所傍的罗兰山。几乎每一幅壁画都少不了罗兰山的影子。

给人印象深刻的是这样几幅壁画,画中的人物刻画十分逼真,而且与背景高度契合,常常给人以呼之欲出的感觉。

这位加油站墙壁上的壁画,一位老者站在门口,一个油桶放在脚边。依墙立着的自助加油机,以及墙角的小狗,究竟哪些是真的,哪些是画的呢?猛一看还真的分辨不清。

这面墙上的窗户和趴在窗户边的孩子都是画上去的。不仔细看,你会真的以为谁家的淘气孩子在探头探脑。

这位先生在临出远门前,正最后检查一下是否忘记了什么东西。

这张画最夸张。我当时真的有一种冲动,想去对那位正在等什么人的东张西望的先生说一句:“对不起,朋友,你能稍微挪开一点,让我给这张画拍个照吗?”

在小镇游客中心旁,有一个广场,广场上搭了几排画廊,上面展示着来自世界各地参加世界壁画节的作品。这中间既有历届获奖作品,也有应届的参展作品。

由于作品来自世界各地,题材也更加广泛,更多地表现人类美好愿景,国际友谊与合作等主题占了很大篇幅。

这一幅表现中澳友谊的壁画的作者应该来自中国吧。是的,这是中国影视演员李晨和他的朋友的作品。

这座小房子实际上是一个投票箱。游客可以自行投票表达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募捐箱上面还贴有一个中英文双语的启示,写着:请善心帮忙,拯救塔斯马尼亚恶魔。这里所说的塔斯马尼亚恶魔,是指一种叫袋獾的动物,是塔斯马尼亚独有的濒危动物。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游客是小镇的常客。

在小镇镇口,拍到了这张照片,目光随着小镇的公路延伸,有一座山挡住了视线。由于它在我们欣赏过的壁画中反复出现,我一眼就看出,那就是罗兰山。永远保持着新鲜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