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活着先生存再生活人生才滋润

(2022-11-26 08:38:13)
标签:

散文

活着 先生存 再生活 人生才滋润

 

生存:首先,要明白,生活,是建立在生存的基础上,如果我们连生存都成问题,我们就很难保证我们生活的美好。一个人,如果每天为了生存四处奔波,那么,哪怕他(她)天天面对九寨沟,也难以升起浪漫的情愫,用欣赏的心态去赏识身边的美景。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夫妻离异,男人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同时还照顾一个生病的母亲。每天,他早出晚归,为了生活四处奔波。一天,他的一个同学来看他,看到他的两个孩子在饭桌上骂骂咧咧,对客人也是不理不问,就很生气,见男人回家,就数落了他一顿:“老同学,你怎么变成这样了?你看你,孩子都不管,孩子都变成问题孩子了。你要把时间多花在孩子身上,有空带他们去动物园、公园玩一玩,多陪他们。这样,他们才会健康成长。”

男人听了,苦笑了一下,说道:“老同学啊,你看我,每天为了生存四处奔波,晚上回来还要照顾老人,哪有时间教育孩子啊?我的人生就是这样的了。”同学听了,愣了很久,事后,他塞给男人一千块钱,默默地离开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只有在生存的基础上,才有时间和精力来寻求我们理想的生活。生存存在于死亡之上,如果我们不能够生存,就面对的是死亡了,所以,一个人要想拥有理想的生活,首先要有生存的能力,拥有生活的条件,只有生存下来之后,才能够去懂得享受生活的乐趣。最后,才能谈到有滋有味的生活。

要想过一种有滋有味的生活,我们先要明白生活的含义。首先,生活,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是建立在生存的基础上的,它包含生存的这样一个基本内容。我们可以用很多的词语来形容生活,如:快乐的生活,幸福的生活,痛苦的生活,孤独的生活等等,也就是我们怎样去面对他人,面对社会,和怎样面对自己的内心深处。

一个有钱有势的人,如果他贪腐堕落,每天惶惶不可终日,他是不可能过上快乐的生活的;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如果她嫁给了一个她不爱的老头,哪怕她拥有“宁可在宝马车上哭泣,也不愿在自行车后面微笑”的畸形心态,她也不算是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还有人家产万贯、天资聪颖,却陷入了与自己理想格格不入的生活中,这样,他(她)每天是痛苦的、孤独的,所以,这样的生活,也不能算是快乐、幸福的生活。

生活建立在生存之上,生活高于生存,要寻求一种高质量的生活,我们就需要寻找一些方式,来滋润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究竟要靠什么来滋润我们的生活呢?

这里所谓“滋润的生活”,就是我们所喜欢的“舒服的生活方式”。文学作品中:《红旗谱》十八:“老哥儿俩,抽着烟,说着话儿,说不出心眼里有多么滋润。”陈建功《丹凤眼》:“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活得自在,过得滋润!”这里的滋润,即是舒服。一个人,只要他(她)拥有了生存的基本条件,才有时间、有条件进入自己所想要的“舒服的生活”。现代社会,大部分人已经有了小康生活的条件,于是,说到这,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找自己“滋润的生活”。

喜欢舞文者,可以吟诵着“万里悲秋常作客”,走进开始逐渐萧瑟的秋天,闻萧瑟秋风,如见败叶纷扬;听流水潺潺,感深远愁丝。伤感不是错,伤感是一种美,一种忧伤的美丽。忧伤之美,是极致之美,是文学之美。在淡淡的愁绪中,我们会更感怀生命的美好,追忆往事的甜蜜,寻找浪漫的“滋润之旅”。

喜欢弄墨者,亦可展纸蘸墨,屏息静气,挥毫落纸,或行或草,或《兰亭》或《书谱》,笔走龙蛇之际,就是经典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书以人传”,宋代黄庭坚说:“学书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我们在弄墨之际,心仪古人风范,必然对个人的人格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与此同时,自己人格的提升,自己更能感悟到生命的美好,感受到生活的“有滋有味”。

习琴者,不妨“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一曲《胡笳十八拍》,让自己泪湿衣襟,这不是自作多情,这是对名曲的感悟,是对生命的尊重。只有深刻领悟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才能更珍惜生命的美好,也更能感受到生活点滴的滋味。这样的生活,是浪漫的,是忧伤,同时也是更美好的。这样美丽的忧愁,难道不是“滋润生活”的另一种方式吗?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人要先满足基本的生存和安全需要的时候,才能够继续满足精神需要。当你没有工作,而副业也没有起色的时候,你的住房,你的吃饭,谁来买单?

因此,先生存,利用工作之余去做副业,然后当你的副业收入超过主业收入以后,可以考虑全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此时,你会活的更加洒脱。

最近有一个词副非常热门:副业刚需。而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也都开启了副业。提高副业收入,是成年人应该有的自觉。自从知道了理财这回事,我就更加自觉的努力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做好省,助人助己。写文章,不断充电,也帮助更多的人进步。

作家阿西莫夫的写作兴趣后来变成特长,但他用写作谋生,是接近四十岁的事情了。

《三体》作者刘慈欣,欧洲的大作家特罗洛普,一直是业余时间从事创作,写作是他们的兴趣也是特长,但是没有作为一种职业,而是当成了事业——全部的业余时间做这个,日常生活包括职业都成了素材。

所以,在兴趣、特长和职业,这三个方面,都要跟自己的生活处境联系起来。你不一定完全放下兴趣,但必须发挥特长;

先生存,活下来,再想办法活得更好。当你有足够的力量把特长变得更长,甚至可以支撑你的兴趣的时候,可以考虑把主业放弃,全身心投入。生活很短,短得让人觉得有时候一生就是一瞬间;生活也很长,长得足够你想尽办法把它变得更好!余生很短,岁月不等人,有书读,读好书,应用书,愿爱读书的你我都能够被生活温柔以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秋日枫叶红
后一篇:金钱的告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