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情冷暖记恩与记恨

(2022-10-12 08:00:17)
标签:

文学/原创

人情冷暖 记恩与记恨

 

与人交往,包括亲友,发现:怀揣一颗好心,未必会碰到真心,奉上一份真情,不见得能遇到实意。“帮人百次不记恩,半次不帮就记恨”,100-1=0人性的道理。也就是说,当你全心全意去帮助一个人,不意味会换回理应的感恩;有求必应的热情,也常常会遭遇他人事后的冷漠。

所以说,生活中,做人要有原则,我可以忍你一时,不可忍你一世,别把好心,给了错的人,谈感情,也要选对了心,缘分在遇不在求,凡事不要太牵强。不要等到心伤了,才明白有的人不能太过忍让。更不要等到心寒了,才后悔曾经付出那么多热情,生活中,别把好心,给错了人。

对于自己,不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情,不记住别人对自己的过失,甚至对自己的伤害,不计较人和人之间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 ,对待伤害过的人,随风而逝一笑而过。 而对于帮助过自己的人,却不能忘了他们的大恩大德, 应该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其实做人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格局,真的可以说是胸襟比海洋,比天空都广阔,可能正是这样的格局决定了他们的人生高度,让他们在纷杂的世间中成为一股清流。

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怀善心,做善事,一生无愧。怀平常心,做平常事,日夜安宁。不忘人恩,不念人过,不思人非,不计人怨。心宽一分云消雾散,让人一步晴空万里。有缘相逢共一笑,从此再不论古人。相逢一笑是养心第一良药,愁上眉梢即自杀第一钢刀。贪心过海无足时,过眼浮云又笑谁。

不是每个擦肩而过的人都会相识,也不是每个相识的人都让人牵挂。我们在今生,在那个地方,在一转身时,你说过我出现在错的时间里。但是都忘不了那份真挚的情。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它使人思索、坚强、使人更懂珍惜。如果一个人没有品过苦,就难以生出慈悲心。

与其生气埋怨,不如积极快乐的去面对。当你把工作当做生活和艺术时,你就会享受到人生的乐趣。幸福是享受生活的快乐,应该珍惜,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千万珍惜自己的生活。

世上没人能赎回过去,珍惜眼前,别等失去再后悔。笑的时候,不一定开心,也许是一种无奈;哭的时候,不一定流泪,也许是一种释放;痛的时候,不一定受伤,也许是一种心动。走过一段路,总想看到一道风景,因为已经刻骨铭心;唱起一首歌,总会沉默,因为已经难以释怀。风雨人生,淡然在心。

人活着就是一种心情,把握今天,设置明天,储存永远。最难过的事不是别人又去得罪你了,而是你自己总是爱跟自己过不去。活得坦然,就活得自在。人贵在大气,要学会对自己说,如果这样说能让你们满足,我愿意接受,并请相信,真正懂你的人绝不会因为那些有的没的而否定你。

宁可装傻,也不要自作聪明。宁可辛苦,也不要贪图享乐。宁可装穷,也不要炫耀财富。宁可连输,也不要只赢不输。宁可吃亏,也不要占小便宜。宁可平庸,也不要沽名钓誉。宁要健康,也不要功名利禄。宁可勤奋,也不能无所事事。宁可执着,也不能放弃理想。一连串的二选一,构成人生道道坎。

道教是中国人的根蒂,是东方科学智慧的源泉,是中国人自身的宗教,是天尊对人间最慈悲的叮嘱,承华夏文明,弘扬中国道教文化,道教的弘扬离不开你的支持和鼓励,福生无限。

《道德经》说:“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好的话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好的行为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嘴是伤人斧,言是割舌刀。一言以蔽之,既能让人如沐春风,又能伤人于无形。

如果一个人想培养自己,他必须从言行开始。

不论人非。在《道德经》中,圣人执左契,而不是责怪别人。圣人永远不会毫无根据地指责别人。没有人生来就是完美,不指手画脚,搬弄是非,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

从前有两个兄弟,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父母亲找到了一个高人,命此兄弟二人上山拜师学艺。几年后,两人学有所成,便下山入朝为官。有一天上朝,两人见有官员,一瘸一拐。弟弟跟哥哥说:你看那个人走路像瘸子,还能当官员。朝廷怎么能重用这种人?听到这番话,哥哥急忙说:我看他才在朝堂上言谈举止端庄稳重,腿部受伤定是参加战争受伤,我们应该尊重,不要随便乱说。

兄弟俩的谈话被警卫听到了,就告诉了官员。官员本来打算提拔两兄弟中的一个,但是两人的知识差不多。听到这个消息,官员提拔了哥哥。从那以后,哥哥官运亨通,弟弟停止了。要知道:逞一时的口舌之快,只会让别人尴尬,更会给自己带来厄运。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人类的对与错永远都在议论,但是世界总是被对与错所累。少猜别人是非,多反省自己的不足,就不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别人的讨论上。少说是非,养一张富嘴,福自然会来。

不记人过。《道德经》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尺寸多少,报怨以德。”

老子主张用德来化解怨恨。活着的时候,只要和别人相处,难免会有磕磕绊绊。使人三分不吃亏,容人三分也不吃亏。不记得人,以德报怨,是人生最高级的智慧。

廉颇和蔺相就像赵国的上卿,但蔺相如的官位在廉颇之上。有一天,廉颇跟着说:作为赵国的将军,我立下了汗马功劳。林相如出身卑微,只是动了动嘴皮,官位在我之上。我怎么能容忍他?以后见到他一定会羞辱他。蔺相如听了这话,便开始躲藏廉颇,凡有廉颇的地方,他都躲开了。

部下困惑不解,问道:你有勇有谋,我们才愿意投靠你,你和廉颇同为上卿,为什么如此胆怯地躲着他,如果如此,就辞掉我们,我等不及如此屈辱。

蔺相如说:你觉得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厉害?部下回答:自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我连秦王都不怕,怕廉颇吗?只是因为,此时秦国不敢与赵国抗衡,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颇在一起,如果我俩发生争执,必然只能留下一个人,那是赵国的危险,我只是觉得国家的安全更重要。

廉颇得知此事后,深感羞愧,脱下上衣,背上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说道:是我见识短浅,你这么佩服。从此以后,相和成了永恒的美谈。

不记得人,宽宏大量,体现了一个人最好的德行。一个人的一生,什么尽如人意。宽容大度的心可以容纳世界上所有的烦恼。

不记得人,不是无能,而是大度;不记得人,不是懦弱,而是修养;不记得人,不是恐惧,而是宽容。

如果抓住别人的错误不放,只会给自己,给别人带来祸患。做人,大度,有好报;做事,宽容,幸福。

不忘人恩。《道德经》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相处。自然法则并不偏爱,但却常常亲近和帮助善良的人。人类有善念,天必佑之。”

从前,一个穷郎中来到一个镇上。身无分文的郎中在街上徘徊了很长时间。终于鼓起勇气,敲开家人,想吃饭。开门的是一个女孩。了解情况后,女孩匆匆回到房间给郎中端来了一碗热粥。郎中狼吞虎咽地把粥喝光,向姑娘表示衷心的感谢,随后便离开。

随后,郎中在京城开了一家医馆,由于医术高超,城里的人都叫他神医。几年后,一位妇女病得很重,到处求医,家人便把她送到京城找神医看病。怎么料,神医一眼就认出,这个女人就是当年给他那碗粥的姑娘。经几个月的治疗,妇女康复了。妇女问神医要多少钱,神医回道:一碗粥,就够了。

感激之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她们心地善良,知恩图报。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每个人在世上,都会有很多的陪伴,很多的关心,感谢那些曾经有恩于自己的人,是他们为自己点燃生活的希望。

不忘人恩,是做人的态度,懂得感恩,身边必定会遇到更多的贵人,福运自然会来。《道德经》中总是给我们很多感悟,在人生迷茫的时候,读上一读,总是会有很多新的启发,重新找到目标,重新上路。

《道德经》是为人处世智慧全书,内容涵盖面极广,包括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生活等;也是企业管理宝典。古今中外的高人,谈起这部经典,已经不再是读没读过的问题,而是一生读了多少遍。

要是说半部治天下的《论语》是一本帝王权术之书,那《道德经》就是一本汲取人生智慧的百科书,每次打开都能学到东西,而且能用到工作生活中。不了解《道德经》的人,都认为“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是消极的东西,对自己和年轻都不好,其实不是的。老子的每句话其实都是以柔克刚的典范。《道德经》,把高深莫测的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释给人们,让人们在自身的情况上,灵活运用这些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