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已入画
(2022-10-08 07:57:06)
标签:
文学/原创 |
秋已入画
秋分两季,一则以初浅,而暑气渐去渐消;一则以深重,秋意渐厚渐浓。所幸秋雨迟迟,霜期未至,而枝叶愈疏愈离,各呈本色,天与地为之斑斓。无奈秋风,前夜起添了秋衣。得秋阳正暖,每午间散步至微汗,归饮毛尖少许,小睡无多,午后时光,神气为之清朗,若云在秋空,鸟儿上下,无虞会中昏昏然也。默录孔明先生《诫子书》,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无不去字落句。一眼秋光里,老去的不止岁月,还有记忆。
每朝阳处,清晨许多燕子聚集,又在准备着南迁了,妻说,该开会了,要不了寒露,燕子就都走了。差不多每年都见得燕子聚会的盛况,却一次也未见得燕子是怎样离开的。成帮结队自不必说,分期分批,还是整齐划一?据说燕子启程,总是选择夜深人静、明月当空的夜晚,且飞得迅捷,只见得些影子一闪而过,根本看不清本来模样。
时农历八月廿二,清晨的西子湖面尚见得三两只影。月上中天恰子时过后,正更深露重而人声初静,若所据不错,当在近几日以整装待发的吧。
散步沿途,多灌木错杂,正午风住人稀,每噼啪作响,此起彼伏。初时寻声望焉,而草叶丰茂繁芜,未见端倪。今果实而叶熟,寥寥落落间,遍豆荚细密缠扰,色由绿而黄而灰褐,每荚三四豆,亦灰褐亚光,若磨砂,状小而扁于绿豆。瞬间荚开豆落,噼啪声所出,稍不留意,沿途石径已多点缀,而草丛遍布,所脱落处,正待发时,期以年年岁岁,生生不息。若蛹之化蝶,皆自了也。《五灯会元》载:长芦清了禅师,一日入厨看煮面次,忽桶底脱。众皆失声曰:“可惜许!”师曰:“桶底脱自合欢喜,因甚么却烦恼?”此凋零处惹染春机,秋之堪喜而莫愁也。
喜欢一则故事:寺院里荒草遍地,了无生机。新来的小沙弥对师傅说:“咱们撒点种子吧,太难看了!”师傅说:“不急,随时。”一场春雨淅沥,师傅叫小沙弥:“撒种吧。”小沙弥欢天喜地撒了种,不料一阵风起,撒下的种子被吹去了不少,小沙弥着急得对师傅说:“坏了坏了师傅,种子都被风吹走了!”师傅说:“没关系,风吹空粒,随性。”种子撒下没多久,飞来几只雀子,专在地里找种子吃。小沙弥一边赶鸟一边向师傅报告说:“糟了糟了师傅,种子都被鸟吃了!”师傅说:“不着急,种子三千,鸟儿几粒,随遇。”夜半时分,雨大作,小沙弥哭着来找师傅说:“这下全完了,种子都被大雨冲走了!”师傅说:“冲就冲吧,水去种存,随缘。”过了一段时间,院子里长出了一层绿油油的嫩芽,连没有播种到的地方都是一层绿,小沙弥兴高采烈的向师傅报告说:“师傅师傅,快来看啊,小苗都长出来了。”师傅依旧平静的说:“万物有缘,随喜。”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此四时皆应也。
两日早睡,两次早醒,前夜子交丑时,今晨丑末寅初。起视天光,缺月当空,正苏轼寓居黄州定惠院作《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复睡多梦,一则以屋前,教群童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其声琅琅,如沐春风。一则以春播时节?点种于田毕,伸腰抬头,眼睁睁“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醒来觉知,皆春色盈怀,不复为东坡“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所牵绊也。概日前关注家燕南飞、遇鸟声大作之故耳。
《随园诗话》有杂诗“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旧塾之三百千千,如在眼前。张岱评袁中郎“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波纹如绫,温风如酒”:“已画出西湖三月”。亦常忆昔年课堂之书声琅琅,最喜课前嘈杂之生动,如画在前。忽地鸦雀无声,定是老师闪过门前,才转了身去,不待远离,复一锅粥煮沸,真个明丽鲜活,一眼馋馋。前日午间散步过一树林,忽闻鸟声稠密,岂止七嘴八舌而吵成一团,欢畅淋漓,恍如旧时身伴。
及稍近,忽地悄无声息,分明老师的不合时宜。遂轻悄了脚步,若路人之无知无觉,未待远离,鸟声复大作,分明老师离开时雀跃。复一日行过树林,烟尘起处,烧烤历历,八九女郎纷纷然蝶之翩跹,一二炉前操作,二三往复端盘取物,三五者持串执罐啤以飨,尚不及席地而口中啧啧,恍不知人之行过,而林下之风荡然。又一日行过,林间余炭纸杯残罐碎纸杂陈,而鸟空人寂,惟秋风飒飒然欲语还休。前时鸟儿声声,莫非先知?每念及此,不觉莞尔。
近来茶饮颇杂,每换茶,便堕一段怀想,思及来处用心,未及饮,先得茶之三昧,敬诚而意恭。草木之蕃多憎爱者,非草木也,而在人心。茶树荣枯,花开花落,亦不因人爱之憎之而稍改。于百物凋零时得一饮一啄、半丝半缕以温饱善存,当不惜乎。
吾不识秋,亦不识画,而秋已入画,画亦入心。凋者自凋,存者自存。
畈上家乡,已经在秋天里,村庄里人们已经收获过了庄稼,田地里只有庄稼的枯黄的秸秆,人们的屋檐下,挂着金灿灿的玉米,成为了逐渐荒凉,萧条的村庄里,一道亮丽的景色。在人们的场院里,也堆放着,晾晒着收获回来的庄稼,让人感到了充盈,充实,有了这些收获,村里人的心里就踏实了,生活就不愁了。核桃,山上的板栗,也收获过了。
今年的核桃,在春天的时候,遇到返春,气温骤降,核桃树开的花被打落了,核桃树上就没有结核桃,今年核桃也没有什么收成,有些人家仅有的收成,连自己家吃的的都不够。山上的板栗,虽然也遇到了返春,收成虽然没有往年的好,但是,多少还有些收成,这是让人感到庆幸的事情,那些板栗也收获了,都卖了,虽然价钱也一般,但是,相比核桃,或多或少有了收入,心里还是得到了安慰,有一丝的高兴的。
春天的希望,播种,到了秋天里,所有的收获,都成了既定的现实,或好,或坏,或多,或少,都成了定局。但不管如何,日子总能过的下去的,人也总能想到办法生活下去的。
收获之后的村庄,就逐渐的萧条下去,人们也闲散,悠闲了下来,庄稼从地里收获回来,心就安了,由家里的老人,一点一滴的忙着晾晒,收拾,年轻一些的人,就准备着出去找活干了。核桃没有收入,家里的经济就受了影响,家乡挣不到钱了,就想办法出门去打工,乘着年里的这些日子,还能挣些钱,临近过年的时候,赶回来过年。于是,人们就在相约着,准备着去他们能干的了活的地方,也想去的地方干活了。
在这几天的假期里,读书的孩子们也会回来,村庄里在这几天里,因为回来的一些青春的身影,和那些准备出门干活,还没有走的人的身影,一时就显得热闹起来,像过年一样。只是,在几天的假期结束后,读书的孩子走了,那些准备出门打工的人走了,村庄里就剩下老人,稀少的牙牙学语的孩子,和走不开的仅有的几个年轻人,村庄里就空落,苍老,萧条了。
只是,这时的空落,萧条,是为了在过年时的喜庆。在过年的时候,读书的孩子回来了,在外打工的人挣了钱回来了,年就会过的热闹,喜庆。
天上有朵朵的云,太阳一时在云朵里,一时出来。群山的颜色,越来越深了,绿的深绿,还有金黄的,火红的,山上的颜色,逐渐的多了起来,就像一副水彩画。村庄里,随着村庄周围田地里庄稼收获结束,树木落尽了叶子,就裸露出人们土墙黑瓦的房屋。阳光出来的时候,温暖,安详,村庄也在寂静中,富有韵味。
村庄里的人们,没有了活干,有在外读书的人家,在盼望着自己家里的孩子回来,准备出去打工的人,就在互相走动,相约,准备着出去打工的事情,老人,就在阳光下安静的晒着太阳,小孩子在大人的怀抱里,纯真,无邪的样子。鸡拖长了声音在鸣叫,狗蜷缩在地上晒着太阳,一动不动。有些人,就相约着,搬了桌子,坐在场院里打牌,有些人凑在村庄中间的小商店门前,边聊天,边拿着啤酒喝着。
秋天的收获结束了,内心里也踏实了,家乡的村庄,就是那么的安详,悠然。在这悠然中,老人和孩子们安详这份自然,悠然的生活,那些读书的孩子,把他们在外边的梦带回家乡,准备出去打工的人,准备带着梦想出去,在年底的时候回来,和家人过一个温暖祥和幸福的年。
秋天,呆在家乡,我是属于没有梦带回家乡,也不带着梦想离开的人,面对家乡的秋天,沐浴着阳光,心和这秋天的阳光一样平静,祥和。我的心态,大概就像那些牙牙学语的孩子,或者那些老人,面对家乡安详的秋天,没有一丝的欲望,只想沐浴着家乡秋天的阳光,呆在安静的村庄里,享受这份没有工作束缚,不为生活奔波的悠闲的生活。有人聊天了聊天,有人打牌了打牌,有人喝酒了喝酒。没有人的时候,就一个人精精的坐着,看天,看山,看村庄,沐浴着阳光,内心里总是会涌动着各种美好的感受。而有这样悠闲的生活,还有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