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欲苦参禅》碰触心灵的佛教禅语
(2022-03-11 08:18:38)
标签:
文化文学/原创情感 |
《无欲苦参禅》
碰触心灵的佛教禅语
佛家禅语主要指从佛门中传出的精华语句,话语平朴,含意深远,对人生思想等方面有着精神食粮的作用。由于禅语的文雅和隽永,常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得到应用。
佛曰:“世间一切事物,皆有缘而来,该去的就随风而去吧!”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世间有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能强求的,一切顺其自然,凡事随缘,就会少了很多的烦恼,反而还会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惊喜。所以,做自己该做的事,若自己已经尽力了,剩下的一切随缘,凡事顺其自然。
一个人的生活不要安排得太满,人生不要设计得太挤。不管做什么,都要给自己留点空间,好让自己从容转身。留一点好处让别人占,留一点道路让别人走,留一点时间让自己思考。任何时候都要记得给人生留点余地,不冒进,不颓废,不紧张,不松懈,不偏激,不执着。得到时不自喜,失去时不郁闷,得失之间淡定从容。
烦恼天天有,不拣自然无。沉浮人生,心路历程,让来的来,让去的去,心平气和的迎来送往,来来往往,一场过往。禅门有语:不忘人恩,不计人怨,不思人非,不念人过。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心头无闲事,便是自在人。
得失如云烟,转眼风吹散。人生百年,转眼成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切邂逅,悲欢得舍皆由心定。看得透,放得开,则一切如镜中花,水中月,虽然赏心悦目,却非永恒。不如开开心心,坦坦荡荡,不让自己在悲伤中度过,别让自己在徘徊中漫步。随缘起止,生活以开心为准则,人生一世,其实活在一回心境。
人生在世,活的就是一个心胸,心宽时能纳须弥,心窄时不容一针。尝尽人间百味,还是清淡最美。看尽世事繁华,还是平淡最真。
那些让你心灵负重的人,让你郁闷不堪的事,时刻在撕扯着你来时的记忆,牵绊着你去时的步履,让你觉得生活好烦、好苦、好累。失之交臂的,就彻底放过吧,相信错过亦有一种轮回;痛心疾首的,就统统忘掉吧,疤痕会在你的抚摸中日益清晰。人生似树,只有删除了遗憾与悔恨的繁枝蔓节,才有属于自己的天空。
学会淡然,不要让心随着得与失起起伏伏,人生真正的“得”,是得到一份坦然,一份从容,一份淡定,一份勘破,是内心得到宁静与祥和。放开对世间烦恼的纠结,才能发现世界的宽阔。
闭上眼细数己身之得失,从生至死,有何得失?一双鞋,一件衣服,一份工作,一些赞美,亲人、朋友,乃至生命,有哪一样不是由得而失?喜欢的、眷恋的事物如是,厌恶的、恐惧的亦何尝不是如此:让生命感觉沉重的种种责备、侮辱、毁谤、艰辛、压力这些最终也不过如遮月的云彩一样,来了,去了。
生活需要规范和磨练我们的人生信念,看取莲花净,内心不染尘,仰头是青天,低头是流水。人生总是要经历西风的吹打,恩怨情仇的劳心,上山须弯腰,同路知让人,人生的幸福,本来就建立在对人生的信念上,不必出众,但须出力。
与其相见,不如怀念,与其攀缘,不如随缘。人生不过是一场旅行,你路过我,我路过你,然后,各自修行,各自向前。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事情本身没有好和坏,好坏是我们自己的分别执着。随缘才能顺利,放下才能得到。
人生中最大的悲哀是看不清自己,以自我为中心,过于执着,迷失于自我偏见。如果没有随缘的心态,要求事事都随己愿,那么任何环境都不可能满足你。只有端正身心,用智慧化解掉心里的障碍,去除执着偏见、分别妄想,所有的烦恼才会云开雾散。
人生这一场,无法把握的东西已太多太多。既然如此,何不让自己恣意纵横洒脱自由地过完这一生。不言世间懊恼事,心头自开白莲花。人生相遇多欢颜,心地无碍自洒脱。
别人想什么,我们控制不了;别人做什么,我们也强求不了。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脚下的路,按自己的原则,好好生活。即使有人亏待了你,时间也不会亏待你,人生更加不会亏待你!若说有亏待,也是自己内心的不平衡。
生活需要理解和沟通,起伏中的平和,抱怨中的宽恕,更要拥有那些忍耐与包容的素质,幸福也就成了一种心境与态度。生活的故事,不会有多少能够称心如意,就更需要内心的宽阔,去应对烦恼的伤害,去承担那些生活的压力,而不是让那些压力给生活添堵。
人生这一场路过,不是在经历什么劫数,而是在锤炼一种人格,不要去渲染它的寂寥与悲哀,人生活的是一种内心的觉醒,去理解周围,去理解所有风能吹动、风也吹不动的事物,生活的所有提醒,在于自我的觉醒,还是被生活吓醒。
人生来就是孤独的,不要奢望能够依靠谁,哪怕是至亲至爱。越是喧嚣处,往往更孤独。心系一处,自走自路。孤独是人生必走的路、必吃的苦。苦到尽头,甘自来。狮子不怕孤独,所以强大;羚羊喜欢群居,因为弱小。人生无处不修行,能在孤独中心静如水,才能在纷扰里安然无恙。
我们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我们曾如此计较付出的回报,到最后才懂得,一切得到的终将失去,只能空留一抹浮名。
幸福是一种心态。一堆人,一个苹果,人们开始算计;两个人,一个苹果,不是争抢伤和气,便是谦让出和谐;一个人,两个苹果,吃的欲望已消失;一个人,一堆苹果,你开始犯愁。幸福,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只要抱着“得之则喜、失之无忧”的心态,人生就会有满满的幸福。
有人曾说过:相貌是一个人心灵的写照,脸庞是一个人情感的凝固。的确,一个人存好心,做好人,有文化、有品位时;欢喜充心,愉悦映脸,她一定会越变越漂亮越变越有味,反之则越变越丑陋,越变越萎缩。对自己的容貌负责,让自己的心充满慈悲。
人和人本是一种缘。疼爱你的人,你的冷暖他样样皆知;牵挂你的人,你的苦乐他感同身受;懂得你的人,你的举手投足他深深领会。有缘的人,纵使天涯也如咫尺;无缘的人,近在咫尺遥如天涯。缘是前世修来的。今生相遇相知的缘分,不可思议。珍惜,把握。善待与你有缘的人。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让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弯得下腰,才抬得起头。终于懂得,低调安静更是人生中一种美好的真实,能静下心来不受外惑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人格的底蕴,只有静下心来才会发现,那种沁心的静美随之而来,生活安详而美妙。
心宽则不计较,能忍则不躁动,不计较,不躁动便是淡然。淡然不是麻木,而是内心的稳健。知道聚散都是缘,缘尽即散,了悟成败都是向前,成则继续,败则完善,不必大喜大悲。淡然,让人生超脱。看开,头顶一汪蓝天;看淡,心中一片花海。
平和的人,放得下,看得开,想得明白,过得洒脱。能容,能忍,能让,能原谅,平心静气。一个人,若思想通透了,行事就会通达,内心就会通泰,有欲而不执著于欲,有求而不拘泥于求,活得洒脱,活得自在。活得平和的人,心底踏实安详,云过天更蓝,船行水更幽。
心量大小决定了人生苦乐。心量越大,烦恼越轻;心量越小,烦恼越重。心量小的人,容不得,受不得,装不下大格局。心量是一个可开合的容器,当我们只顾自己的私欲,它就会愈缩愈小;当我们能为别人考虑,它又会渐渐舒展开来。一念之差,心的格局便不一样,可以大如宇宙,也可以细如微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