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教育孩子的十大误区!

(2012-06-27 14:48:58)
标签:

杂谈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
 
 

如何教育孩子始终是让父母最为头疼的事情,一不小心就容易走入以下教育误区。

 

一、请保姆或爷爷奶奶带孩子。
   

    很多中国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看着,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和别人交流。孩子需要不断的交流,会变得比较聪明,对爱有安全感。我们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还有,保姆、爷爷奶奶与孩子没有切身厉害关系,他们只会把他照顾好,满足他的衣食需求,也不会去管到底自己有没有做对,也许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叫做对,甚至许多年轻父母自己也不知道,因此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爱,于是把爱就变成了伤害!
    
 

二、把孩子当炫耀的工具。
   

    中国人一方面爱面子,一方面想鼓励孩子上进。常常说,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奖。这种比较最要不得。况且常常是当著很多人的面说。这并不是孩子不愿意做好,实在是你的基因问题太多。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别人比,只带给他多一份不满和痛苦,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三、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
   

    很多父母抱著传统的观念,认为子女是属于父母的。这种不把孩子当一个拥有完整权利个体的错误观念,导致个人和社会的很多不良的后果。父母进入子女房间应该先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不要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或隐私。应该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利,把他当一个成人一样尊重。这个尊重是从出生换尿片开始。换尿片前,先和颜悦色告诉他要换尿片了,向他道歉,请他忍耐一下。这种尊重的精神是我们社会所缺乏的。导致社会缺乏服务和尊重的观念。不被尊重的人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


 

四、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方向。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为是正确的路走。即使孩子并不适合,或者不喜欢。譬如学钢琴、出国。在这种压力下,家庭变的不快乐。牺牲了亲子的和谐,当子女长大回想起童年,尽是不快乐的回忆。要知道,孩子的肩膀是稚嫩的,怎么可以承担的起你的千斤重托?父母需要做的只是这样的事情:教给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让他身心健康的成长,培养他健全的人格。此外还需要关心他,支持他!别的,你相信他不会做吗?


 

五、把学校成绩当成一切表现的指标。
   

    很多父母愚蠢地以为学校的成绩代表一切。人生的目标两个,一是高考,二是留学。目标订清楚了。父母剩下的工作,就是用一切威逼利诱苦肉哀求,来达到这个目的。这个科举时代遗留的过时观念,仍旧深存人心。其实事实摆在面前。很多出国回来现在找不到工作。很多北大清华的现在也只能混口饭吃。在学校的成绩并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才是影响他们一生的重要因素。

 

六、认为早起好,睡觉就是懒惰。
   

    成长中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目前很多孩子6点就起床。每天睡不足8小时。全国还在推广早起才健康的错误观念。睡不足会影响发育。脑力会减退。我们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


七、认为孩子不应该做家务而只应该去学习。
   

    社会学家调查的结果,在家常做家事的孩子将来生活比较幸福。可能是因为处理事情的能力比较强。所以长大以后比较不容易有挫折。或者比较能面对挫折。中国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剥夺了一切孩子做家事的机会。剥夺了他学习工作,学习分担责任,学习面对问题的机会。


 

八、缺乏幽默感和轻松的一面。
   

    或许因为各种压力,家庭的基本气氛就是逼孩子学习。父母因为生活压力,失去了幽默感,失去了轻松。一切都是逼,都是赶。亲子或夫妻在这种缺乏轻松和幽默感的气氛下,一个小挫折就会引爆冲突。


 

九、认为父母的爱可以是对子女任何不合理要求的借口。
   

    男女之间,爱并不是为一切所欲为的借口。很多父母常对子女说的一句话:我们这样做,也是因为爱你,为你好啊。想用这句话堵住子女的反驳。这简直荒谬。要求不合理就是不合理,别把爱扯进来当挡箭牌。父母的要求应该要合理,让孩子心服口服。

 
 
十、认为养孩子是坚苦的义务而不是享受
   
    中国父母,经过传统的教育,习惯把养育儿女当成艰苦的义务。也因为这个苦,而常常暗示或明示子女要回报,孝顺。比较正确的态度是养孩子是一种上天赐予的享受。应该享受和子女相处的时光。享受看著他成长的乐趣。
 
 
       我们为人父母,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培养孩子,为国家培养人才,在我推广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孩子担当的精神,给他(他)一个好的未来,有担当,有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感恩与寿命
后一篇:故事悟人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