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柏祥
柏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277
  • 关注人气: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日遐思

(2016-09-30 09:20:43)
秋日遐思
 翻开《说吧,记忆》,由于放下得太久,不得不从头再读。熟悉的纳博科夫式的语境,让人体会到文字的质感,就像一把情绪的熨斗,把感觉熨烫得平整如初,看似无感,却蕴含这一份沉静,让心情失去了远近,从此不再有奔途。
 《读书》今年第五期有一篇文章谈到阅读,大意是阅读并不是简单随意的事情。在文学甚至文化成为一种消费品,廉价而又无处不在的时代,一种流俗于集体的记忆很容易被裹挟,泥沙俱下。此刻,我们正经历一场烈火爆燃,思想的暴徒在猛烈袭击。救火车来了,这场烈焰奔腾的故事被熄灭,泡沫溢满了我们的视线。于是,每个人只能挣扎,理想即便不远也不可见。
 纳博科夫,也这样挣扎过,但他从来没有失去优雅。阅读他的文字,会让人感觉到那种美好。这种训练不仅仅来自于纳博科夫所在的俄国精英家庭的传承,而是这个家族是真正的精英。这种传承不是他们一个家庭,而是整个俄国精神的永续----一个在俄罗斯帝国首都郊外的庄园里散步的思想者,一个走在那秋季安静的白桦林小路上的贵族。
 到此时,就会想起自己的粗鄙和肤浅,就会想起那些可笑的问题。我们从始皇帝就统一文字,统一文化,为什么欧罗巴在如此的基督教文明下却分裂成那么多国家?分化出那么多语言?欧罗巴的多样性反衬了我们作为天朝上国的大一统,其实无所谓谁是谁非,事实就是历史,每个人都不能站在历史的旁边,听岁月之风呼啸而过。

纳博科夫,一个得我偏爱的记录者。他对文学的冷静,使他有耐心把自己的作品打磨得那么精致。作为跨时代的歌者,纳博科夫不像奈保尔,背着一副刻着责任二字的枷锁,他行走得很洒脱,文学于他也就更纯粹。

这种纯粹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奢侈品,毕竟,我们中的太多人惊魂未定,也有许多人眼花缭乱,不能自己。文学在哪里?在充满灭火的泡沫的世界里,这声音不知道能传多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