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服装香云纱薯莨汁真丝珠三角时尚 |
分类: 边走边看 |
!本来还犹豫,去不去泺口,现在只有去了。
|
据说,这里有几样东西是很特别的。一是薯莨。薯莨是一种生长在深山里的植物果实,目前成艺莨纱厂专门托人在广西收购薯莨,成本很高;二是草地。据说晒莨一定要用草地,如果没草,莨纱就不会产生两面阴阳色。而且还一定要某种草,太尖的草叶会刺穿莨纱。莨纱厂所用的草是他们自己种上去的。三是泥。据说,这种特殊的染料目前并不多,伦教大成围的一条涌里的泥特有功效。四是抹泥的时间。一定要赶在日出前将泥抹好,才能上色。否则日头把泥晒干了,效果就不好。制作莨纱的工人最辛苦。早上四五点就要开工,太阳最猛的时候,却是工人进行晒莨、最忙碌的时候。由于劳动强度大,工人一天要吃4顿饭才能维持体力。由于人工染色,晒出来的莨纱不可能每匹都一样,但这正是莨纱的魅力所在。而且不同的原材料能染出不同的花纹,非常受外国人的欢迎。由于莨纱全靠手工制作,而且是看天吃饭(阴雨天不开工),一年内只是5至11月份开工,所以产量不大,而成本极高。一条莨纱做成的短裙,最便宜也要卖600多元一条,不是普通人能消费得起。再加上颜色单一,只有黑、褐二色,市场需求量并不大,现在的莨纱主要出口到日本、美国等地。 香云纱制作工艺极其复杂。香云纱原材料白坯纱以手工制作的土纱为最佳,同时采用纯天然的薯莨汁为染色原料。而其最关键的是“晒莨”这一步骤。简单来说,晒莨就是用薯莨汁反复浸泡真丝织物,再反复曝晒,前后需三十余次,以使织物变成棕色。在此过程中,织物中的丝素胶朊多肽键与薯莨中的单宁酚基的氢键结合,在纱布表面形成涂层。染色过程结束后,再用河塘的淤泥涂抹染色后的真丝织物的正面,这时,薯莨中的单宁与塘泥中的三价铁盐发生反应后在表面再形成一层黑色沉淀物。为使这个反应过程更充分,必须避免高温和太阳直晒,因此制纱工人们必须在凌晨四点前就起床开始上泥工序。而含有三价铁盐的河泥只有在珠三角的中山、顺德、南海及原佛山地区才有,因此,只有珠三角才出产香云纱。 由于工艺复杂,加之需要付出大量的体力劳动,很多年轻人都对这门技艺望而却步,缺少了传承的动力。如今,全世界精湛掌握这门技艺的人不超过十人,如不设法拯救这门技艺,不久后美丽的香云纱将永远消失。
图:工人用河塘里的淤泥涂抹染色后的真丝织物,让薯莨中的单宁与塘泥中的三价铁盐发生反应,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黑色的沉淀物图:香云纱的整个染色过程由工人纯手工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