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念二伯父

(2022-12-12 11:11:55)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里家事
怀念二伯父


    昨天,12月11日,上午8:57分,壬寅年冬月十八,二伯父曹相华走了,享年90岁。

    听堂哥说,其实二伯临终前在医院的ICU已经住了十多天了,前天医院说无计可施,回家一天不到,就撒手仙人寰。唏嘘不已。

    二伯一辈子不容易。年轻时因为家境不好,大伯和二伯很早就闯荡上海,我无法想象解放前一众台州人闯荡大上海的情景,知道那时候从老家温岭泽国去到上海要去黄岩的海门(现在的台州主城区椒江)码头,轮渡,在大海上漂泊一夜才能抵达。大伯没有见过面,可能那是我还小,印象模糊,大伯很早就在上海病逝了。我记忆中的二伯,是说上海话的,尽管不算很地道。但是家里有上海的亲戚,曾经觉得很骄傲,他每年回家,总会带些那时候非常稀罕的上海糖果点心回来,让在小县城中的我很解馋。我第一次去的上海,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在寒假,去过一次,就住二伯在上海的40多平方的房子里,一个厨房,一个卧室,再加上一个阳台,在闸北区,具体的路段现在记不清,他把在上海的生活安排得非常有条理。工作后,也曾经和朋友一起去过上海,也是在二伯家入住,在那个小小的房间里,一边品尝二伯的厨艺,一边听他非常骄傲的叙说着如何炮制美味佳肴的心得,感觉非常温暖和温馨。

    二伯有三个孩子,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曾经的日子是非常艰难的。已经作古的二伯母没有固定工作,省吃俭用,靠着打零工和二伯在上海的工资收入在老家拉扯着三个孩子,儿时的堂哥堂姐和堂妹都还没有城镇居民的户口,没有国家统一分配的生活票劵,生活很是清苦。那份艰难和不易给了二伯的一大家子最刻骨铭心的记忆。现在,二伯家的三个孩子都有了非常不错的生活,他也早早就做了太公,其实是一个有福气的老人。

    在上海的二伯,有限的工资在维持这一家人的生计,实属不易,他的上海生活方式,他的勤俭朴素,他的节衣缩食,在我看来就是生活的压力使然,实属不易。

    曾经,二伯的身体在他的其他几个弟兄中是最好的。父亲家一共有5个弟兄。爷爷是城镇中的小手工业者,按照老家的方言说,是“打金”的,就是制作金银首饰的,爷爷是有墨水的人,据说老家的家用物什上用墨汁写的曹记就是爷爷的手迹。父辈是“相”字辈,5个儿子,爷爷用荣华富贵全来作名字,寄托了老人对后代的嘱托和期望。堂兄呈祥的名字是爷爷起的,听说,爷爷是在呈祥3岁时就去世的,因为困难时期的营养不良。记得4年前,我春节回家去看望二伯,当时的他还箭步如飞,找到他家的时候他不在,是家里人打了电话后从外面骑着自行车飞奔而来,一脸的欢天喜地,至今历历在目。但是,从前年开始,二伯的身体健康状况直线下降,因为严重的肺气肿,他的生活离不开氧气瓶,也离不开医院,日常子女们都有自己的事业和工作,再加上连续的新冠疫情,家人陪伴的时间也只能是有限,去年回老家的时候,也曾去温岭中医院泽国分院去看过二伯,离不开的氧气管插着,稍稍有一点动作就喘不过气,看了真的很难受。

    二伯驾鹤西去,妹妹说,二伯是和他的兄弟们见面去了,希望在另外一个世界,他们都是好好的,乐呵呵的。

    生老病死,冬去春来,生命的轮回,时间的交错,赤条条来的人,走的时候也是空空的行囊。不用被病痛折磨,不必在人世间承受不堪承受的重负,对治疗无望的老人来说,天堂是人生的归途,也是免除痛苦的归宿。天堂没有病痛,二伯一路走好!

怀念二伯父点亮希望,祭奠生命!二伯,我怀念您!

怀念二伯父怀念二伯父怀念二伯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