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荐阅读《忏悔录》《沉思录》《生活的艺术》。

(2018-01-24 21:57:21)
标签:

杂谈

推荐阅读《忏悔录》《沉思录》《生活的艺术》。

推荐阅读《忏悔录》《沉思录》《生活的艺术》。

1. 列夫·托尔斯泰的《忏悔录》

《忏悔录》是托尔斯泰的晚年作品,堪称集一生思考之大成。

托尔斯泰的晚年,是在不断忏悔中度过的,不是说他的一生有多么罪恶深重,而是他始终不放弃求真,不肯自欺欺人,如行尸走肉般活着。

科技,纵然现在一日千里,但是人们对生命的理解,并不见得有多少进步。

人们对人生的理解和追问,依然稀里糊涂。

托尔斯泰说:“我在知识中的徘徊不仅没有把我从绝望中拉出来,反而让我更加绝望。一门知识不能回答生命的问题;另一门知识虽然回答了,但却再次印证了我的绝望……”

“我们没有察觉,其实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乃至关于生活最简单的问题—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我们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尽可能多地获得金钱和赞扬,才是我们藏在内心深处的出发点。”

生命的真相是什么?托尔斯泰直言不讳地说:“真相就是——生命是彻底的虚无。”

他又言:“我知道他们在认知过程中每走一步都是走向真相,而真相就是死亡。”

此书可以开启人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2. 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

奥勒留是古罗马“五贤帝”时代的最后一位皇帝。《沉思录》是奥勒留的心灵独白,也代表了晚期斯多葛派哲学思想的精髓。

梁实秋翻译了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梁实秋在其译本中言:二十年前偶然在一本《读者文摘》上看到这段补白:“每日清晨对你自己说:我将要遇到好管闲事的人、忘恩负义的人、狂妄无礼的人、欺骗的人、骄傲的人。他们所以如此,乃是因为他们不能分辨善与恶。”这几句话很使我感动。

这段话就出自奥勒留的《沉思录》。梁实秋表示,这部《沉思录》含有许多深刻的教训,虽不一定字字珠玑,大部分却发人深省。

辑录书中几段发人深省的话:

如果你同时有一个继母一个亲娘,你会相当地孝顺继母,但是你会时常地投入亲娘的怀抱。朝廷与哲学现在便是你的继母与亲娘。要时常地回到亲娘那里去获得安宁,这样你便可以较能容忍朝廷生活,朝廷生活也可以较能容忍你。

从此莫再讨论一个好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去做一个好人!

过一种独居自返的生活。理性的特征便是:“对于自己的正当行为及其所产生的宁静和平怡然自得。”

你尽管气炸了肺,他们依然要做同样的事。

你的眼睛所能看到的一切,不久就要消灭,看着那一切消灭的人们,同样的不久也要消灭;在侪辈中后死的人和那早年夭折的人在坟墓里是一模一样的。

3. 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言:“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美国出版人威尔·施瓦尔贝对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推崇备至。

施瓦尔贝在其《为生命而阅读》一书中指出,《生活的艺术》一书写了我们需要放慢脚步,享受生活,以及书籍和阅读的重要性。但是最终,它是对理性和人性的激情呼唤。她认为,《生活的艺术》并非讲述闲适哲学,而是诠释了生活的艺术。

推荐阅读《忏悔录》《沉思录》《生活的艺术》。

推荐阅读《忏悔录》《沉思录》《生活的艺术》。

推荐阅读《忏悔录》《沉思录》《生活的艺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