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书?

(2008-06-21 23:28:14)
标签:

爱在中国行

文化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书?

 

 

                                                                  作者/所以

 

    中国是个书的大国,从古到今,各种图书浩如烟海。可是,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书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时候编辑成册的?谁是中国第一本书的作者?中国第一本书的内容是写什么的?弄清这些问题当然是十分重要的,但事实上却是无从可考的,这对中国文化而言当然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不过,最近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全国古书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致忠先生就此问题讲了一课。他的研究和讲课对搞清上述问题提供了权威性的说法,以下是李致忠先生的讲课笔记:

  目前,要搞清中国何时开始有书的确切时间还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事情,因为没有历史文物佐证。现在能查到的最早的古籍上记载的关于中国书的文献是西汉孔安国的《尚书》。其中之一是《尚书序》中的一句话:“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并说:“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意思是说,远在三皇五帝时候就有了《三坟》、《五典》这类正规的书籍,这恐怕不可信。

  在《尚书.多士篇》里也有一句话,说:“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这段话记载的是,洛阳之城既已建成,要将原殷朝士大夫中一些顽民迁移到靠近王都的地方,以便对他们进行教化和防范,而这些顽民不满意,于是周公就出来训话。他说,我想你们自己应该知道,往昔你们的先人就有册书典籍,书中就讲了殷革夏命时,也曾迁徙夏代的顽民,现在要做的只不过是你们先人已做过的事情。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古人认为殷革夏命之后就已有书了。但除了文字记载,并无文物佐证,是不是可信,也不敢断言。

  上面这两段话讲的是公元前16世纪发生的事情,虽然没有讲出中国何时有书的具体时间,但它们却可以启发我们思考,我们不妨将它们看成是中国书籍产生的朝代上限,也就是说我们已经知道中国的书籍在什么时代以前必然已产生了。而且顺着这个上限,我们还可以找出一条时代的下限,而这个下限就是春秋末期以前。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之时,周室衰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义......以备王道,成六艺。”这段话表明,在孔老夫子之前,《易》、《书》、《诗》、《礼》、《乐》、《春秋》等书已经产生并已传世,孔子只不过是加以传注、删削、整理,最终形成了六艺。表明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以前,六艺这类正规的书籍已经产生,否则孔子也就无从删削、整理了。

    这样,依据殷革夏命的公元前16世纪,和孔子生活的公元前551至479年的春秋末期。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可以把中国书籍产生的年代锁定在公元前16至前5世纪这1100多年中,也就是在距今3600年至2500年前这段历史跨度内,中国陆续产生了6部正规的书籍,而到了战国时期,即2200至2500年前,中国的书籍创作已进入了兴盛时期,产生了诸子百家、医学的《内经》、《本草》、文学的《离骚》、天文学的《甘石星经》等著名书籍。

    李致忠先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同年供职于国家图书馆,长期从事古籍整理、版本考定、目录编制及目录学、书史、出版史等研究,发表过一批学术专著,在海内外学术届享有一定声誉,他的研究和讲述,应当是可以做为中国何时有书的权威凭证。喜欢读书、写书、藏书的博友不妨记住李致忠先生的上述考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