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淡菊
淡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43
  • 关注人气: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续)看看日本的保育园什么样子

(2012-10-22 18:10:24)
标签:

转载

  上次写了篇【看看日本的保育园什么样子】,网友们反响比较热烈,新浪博客也把此文推荐到育儿专版上了。日本保育园人性化的设施确实给大家印象深刻,小文也引起了国内育儿专家和媒体的关注。昨天,《家教》杂志的编辑跟我联系,希望在该刊上转摘有关内容。我立刻愉快答应。因为这的确是件好事,《家教》杂志如此关注各类有益的新信息,值得钦佩,先赞一个。话归正题,在设施和管理上更人性化些、更用心些,其实并不会增加多少建设或管理成本(甚至有些顺手就可以做好),但我们的孩子们因此能感受到的亲切与快乐,却可能成倍地增加。希望更多的像《家教》这样的专业杂志关注并传播这些信息,让我们的孩子们能拥有更快乐的空间!
    好了,前篇博客的照片是在开园前家长参观日拍的,是“硬件设施”为主。这篇的照片是在开园日拍的,老师孩子都来了,我主要介绍些“软件环境”吧。
                                                     (作者:微博 @天才奶爸  deng@synlink.com

1. 保育园的全体职员
   这个保育园接纳从0-5岁的孩子,因为是新开的,5岁班体制未完全到位,暂时没招,马上快了。0-4岁都满了。每个年龄一个班,约20名小朋友。下面照片是全体保育园职员,(照片从上到下)我们看看编制吧:园长1名,40多岁,资深育儿专家,非常和蔼的女士,她基本上活跃在孩子最难带的时候和地方。我在保育园见过她很多次,每次都忙得不可开交。旁边是2位主任保育园,嘿嘿,都是男士,他们经验丰富(真正的天才奶爸?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397ZH00SIGG.gif),他们负责组织户外活动,配合园长根据情况和需要帮各个年龄班的保育士。负责事务处理的1人,财务啦后勤啦联络全是她。接下来,就是编制在不同年龄班的保育士们,0岁班5人、1岁班4名、2岁班4名、3岁班3名、4岁班1名,此外临时托儿2名,机动配置1名。这些保育士,都是持有专业资格才可以上岗的。

http://s8/middle/738cf0a3ga120b08614b7&690
    顺便说一下,日本的这种公立保育园属于社会福利法人,非营利性质,政府统管的。也就是说,它的经费来自于保育费和按比率的财政补贴。保育费的多少,是根据父母收入由政府核算的,有多有少,但基本上每月也就几千日元(合300-500人民币不等)。当然,要上公立的保育园,家长必须是纳税的好公民。日本也好欧美也好,个人所得税收制度很健全,纳税人享受各种社会福利。但公立保育园太少(财政负担不了太多),所以要排队等机会,几个月到一年多不等。你要是等不及的话,私立的保育园有的是,盈利性质的,保育时间相对短且费用也高的多了。

2. 家长们陆续带小孩来了
    保育园的标准时间是8:30AM--18:00PM,最晚也可以到8点多,但要事先通知预约。家长们根据需要来安排接送。一般是9点送去,下午5点多接回。

http://s9/middle/738cf0a3ga120b2220c88&690
3. 厨房
    进门就是保育园的系统厨房。门口是玻璃推拉大窗,一尘不染,也是家长进出的必经之地,一览无遗,可以放心地看到关于卫生、材料、备餐等等全部细节。当然,不仅仅是“监视”用,做好的套餐全部由这个大窗递出来,保育士们按时按量领回去给孩子们。厨房没有门通到孩子们的活动区,既是安全,也是卫生需要。包括保育士和厨房组工作人员的交流,只能通过这个推拉大窗或内线电话。
http://s1/middle/738cf0a3ga120af366770&690
孩子们用的餐具。厨房除了午餐,还有间隔给食。下面照片就是今天9点半的间隔给食,米饼和茶。
http://s14/middle/738cf0a3ga120af91e4dd&690
    厨房组不属于保育园编制,是外聘的专业公司。日本就是这样,很多运营环节都是由各种各样的专业公司来承担,比自己做成本低,也做得好。为什么?因为保育园是严格的营养配餐,提前一个月就把每天菜单发到家长手里。我和太太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整整一个月都没有一道重复的主菜。量、材搭配都是专业加精准。保育园要是自己请人,肯定成本会很高,能做到这样的水准的,只有专业公司,它们往往是在学校给食方面很有经验的,负责着周边好几个保育园、幼稚园和学校的餐饮供应,从人员配置、物流等方面也能最经济。
    制服、帽子、口罩、围裙,这是他们的标准着装。我进进出出这么多次,从没发现过他们中谁的着装不整或不洁。
http://s1/middle/738cf0a3ga120afde4880&690
左边这位哥哥,应该是厨房负责人。今天第一天,他负责给所有人员讲解厨房作业规则和分工安排等。
http://s8/middle/738cf0a3ga120b039d9b7&690
照片前面的这位哥哥,包括里边的姐姐是厨房组核心人员,看他们的着装也看得出。她现在也在和组员在讲解。
http://s5/middle/738cf0a3ga120b0e1a8d4&690
组长哥哥在示范各种蔬菜的切法。
http://s10/middle/738cf0a3ga120b13d35f9&690
组员在练习和准备开工了。
http://s5/middle/738cf0a3ga120b1a810b4&690
孩子们的套餐餐具就是这样的。
http://s12/middle/738cf0a3ga120b1f453fb&690
4. 这是1岁班
   0-1岁在保育园一楼。保育士在教小朋友们坐椅子。
http://s16/middle/738cf0a3ga1258cdd00bf&690
    大部分小孩子都是第一次开始集体生活。所以需要一些适应期哦。我拍照的时候,这些孩子们因为第一次来,好奇,所以都乖乖坐在这里。等我把自己小孩安置好后,哇,那个热闹,孩子们哭成一片。保育士们早就有准备了,背一个抱一个牵着哄一个或二个。这职业,不容易。
http://s8/middle/738cf0a3ga1258d680e77&690
5. 这是2岁班。
    这位就是前面介绍的主任保育士之一。开园第一天,还没有完全适应环境的孩子们(主要1-2岁)很快会哭闹成一片,今天他在1-2岁班中帮忙,园长则亲自在支援1岁班中。
    整个保育园楼内,没有要穿鞋的地方,木地板,就是孩子们玩的地方。
http://s4/middle/738cf0a3ga126894eed03&690
  为了防止孩子们摔倒,所以规定是进屋后就要把袜子脱掉,光脚玩。第一天,很多父母(包括我们)都没有注意到。保育士一个个帮孩子们脱掉袜子。
http://s1/middle/738cf0a3ga126898c0a90&690
    妈妈在整理宝宝的东西。每个孩子的个人物品是个2层格子加上抽屉。保育园统一规定的。我介绍下:(1)最上面白色塑料盒是孩子们吃间隔餐和午餐时的围裙和擦嘴斤。都要贴上名字。日本有专门的笔和带胶贴布,写上名字后熨烫到毛巾上,洗也洗不掉,扯也扯不掉。这些都是妈妈准备的。(2)上面那个小格子是放备用杂物,塑料袋;(3)抽屉里放小孩的换洗内衣裤和袜子。孩子们玩疯了的话,保育士会给他们洗澡换衣服。(4)最下面的白筐是换洗的外衣裤和尿布、擦PP纸等。
http://s5/middle/738cf0a3ga12689d84734&690
    这个很有意思。垃圾桶。每个小挂钩都写着名字,早上家长送到孩子后,就把塑料袋挂好。尿布和其他垃圾等,每天是要带回来的!在日本,垃圾是不能随便扔的,要分门别类,还要按日期扔。如果垃圾不带回来的话,保育园扔每天的垃圾都会是一笔不小的预算。能省就省,给孩子们更好的条件吧。所以家长辛苦点,把每天的垃圾都带回家基本上是所有保育园、幼儿园的规矩。
http://s14/middle/738cf0a3ga1268a155eed&690
    妈妈在给雅慈整理用品。虽没有照片,但我必须特别提一下我太太的“天才”——自己动手缝床单!用在孩子们午睡的床上。入园说明资料上,会有床单尺寸的说明,四角要缝橡皮筋的。因为孩子们床的规格不一,所以基本上很难有现成的买,在日本一般都是妈妈自己做。为此,我太太买了台缝纫机,自己琢磨了几个小时,最开始的实验品还缝得歪歪扭扭,练了几次就很像样了。看到太太专注的样子,我想起了古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然后,嬉皮笑脸地凑过去:“老婆,有空给我做条内裤啊……”被海扁。。其时,老婆缝纫兴致正高,她在琢磨夏天快到了,给女儿做条去海边玩的夏威夷长裙。
http://s10/middle/738cf0a3ga1268a61a4d9&690
    看,那个“47”号就是雅慈。刚到新环境,怯生生的。哪天等适应了,她的“牛魔王”本性将暴露无遗。
http://s14/middle/738cf0a3ga1268a9e9ccd&690

http://s1/middle/738cf0a3ga1268adba690&690
    小朋友装常备品的小袋子或擦嘴毛巾挂在墙上,都有名字,保育士随时取用。哪个小朋友是哪个,保育士们第一天就熟练得很,看来上岗培训很到位。这里挂的包包,很多是妈妈们自己做的。日本有这个传统,孩子入园入学的很多东西要妈妈做。做得好的话,小朋友在小伙伴中特有面子。买的话,多贵多漂亮的都没有妈妈做的给力。这是一直要延伸到高中毕业阶段的孩子们的“攀比”。
http://s16/middle/738cf0a3ga1268b28065f&690
很快,小朋友们开始玩了。
http://s11/middle/738cf0a3ga1268b6502aa&690
    雅慈还是怯生生的。按园长的安排,头三天每一天一小时,之后三天每天三小时,然后逐步延长,大约2周后才全日。其他孩子都差不多,但在面试时园长会判断,性格温和、估计适应得快的孩子就提前点计划。雅慈是保育园里唯一的“老外”,园长安排了最长的适应期……实践证明是有道理的。
http://s10/middle/738cf0a3ga1268bcfde39&690
也有孩子,第一天就兴高采烈地开始玩,根本不用适应期。
http://s14/middle/738cf0a3ga1268c0cd88d&690
    当然,也有这样离开父母5分钟,就嚎啕大哭的……抱他的是2岁班的领班保育士饭田小姐。长得很甜,说话也柔声细语。她很负责的。送雅慈去的时候,她总是问在家里表现怎么样,周末活动了什么等等,每次也在我们接孩子的时候告诉我们孩子今天的表现,吃了多少,睡了多久,玩得如何等等。别看这都是些个鸡毛蒜皮,但积累起来就不是小事了——因为这涉及孩子们的心理、个性把握和性格塑造。
http://s8/middle/738cf0a3ga1268d3e0f57&690
   写到这,必须提一下“联络手帐”(下面照片)。
   日本是广泛的手帐文化。也就是很多场合,搞个小本本,记下各种要点。妈妈从怀孕开始,市役所要发一本“母子手帐”,每次检查的情况,包括CT照片都在里面,还有预防针的时间表等等,就是一本婴幼儿成长监管册。宝宝看病吃药,有“药手帐”。现在进了保育园,就有本“保育手帐”。呵呵,所有这些都留着,等孩子长大后看自己,那真是比博客还博客啊。
http://s2/middle/738cf0a3ga12ddebe7f61&690

http://s3/middle/738cf0a3ga12ddf0acc92&690
http://s14/middle/738cf0a3ga1268cd3378d&690
    背着一个,再在地上和其他孩子玩,这是保育士的基本功啊。这位保育士MM是1岁班,今年临时被调来支援一下2岁班。呵呵,背着1岁的娃娃,就从楼下上来了。
http://s4/middle/738cf0a3ga1268d010443&690
6.这是3岁班
   到底大一岁,孩子适应地更快了。这是另一位主任保育士,在带孩子们看漫画。看来,5分钟内,能让陌生孩子乖乖听你讲故事,这才是天才奶爸的水准。惭愧……
http://s8/middle/738cf0a3ga1268c86f9d7&690

 

    三岁的小朋友就老实多了,大部分都乖乖听保育士讲故事。小部分还是自己玩或要抱。但第一天就没有嚎啕大哭的,这是和隔壁2岁班最大不同。


http://s9/middle/738cf0a3ga12d66d77248&690

http://s13/middle/738cf0a3ga12d68365c4c&690
http://s10/middle/738cf0a3ga12d6a98be29&690
7. 这是4岁班

    柜子比3岁的要大,适合孩子们的特点。那些花花绿绿的包包,多半是妈妈们自己做的。

http://s8/middle/738cf0a3ga12d758ab437&690
    看看,4岁的小朋友,就老老实实了。到底长大了。
http://s9/middle/738cf0a3ga12d763296d8&690
    保育士带大家唱儿歌。厉害,第一天刚半小时不到就把孩子们摆弄得如此井井有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http://s3/middle/738cf0a3ga12d76e998d2&690
    要去尿尿的小朋友,保育士教孩子们上厕所。你注意看哦,保育士是蹲在地上和孩子们说话的。这就是专业训练,目线和孩子们齐平,能更好地和孩子们交流。这不是个别的,你可以看所有的照片,莫不如此。顺便说一句,这个保育士怎么领孩子们去厕所的?她不是说“我们走吧”,而是要孩子们站在她身后一列,“电车开车了,嘟-嘟--”。孩子们于是兴高采烈,一对开进厕所。

    不由得感叹,这个“保育”吧,和“保姆”还真不一样。事事有学问,带孩子不简单。
http://s16/middle/738cf0a3ga12d7857e67f&690

http://s16/middle/738cf0a3ga12d79c6034f&690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