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研究者对研究假设不清楚,在这里做简单解释:
1.研究假设
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简单地说,即研究问题的暂时答案。
2.作用
研究是需要假设的,这是一种实证主义的研究思路。在实证主义研究视野下,没有研究假设意味着你的研究是没有基础的,你的研究是盲目的,也意味着你的研究结果是不可预期的。而且也意味着这样的研究是冒险的,其代价将是非常大的。因为现代社会是非常讲究效率的,如果没有可预期的效率则研究动机就很难产生。在进入现代科学时代后,研究已经不可能再完全按照个人探究的兴趣而来,需要依照一定的社会效果预期而来。这种效果的判断则主要依据你的研究假设。所以有了假设,就为研究的自证性和别人进行验证提供了基础。
3.假设提出
提出一个研究假设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提出研究假设是在对该事物具有了透彻的认识之后才能提出。这意味着,进行科学研究是需要积累的,没有积累过程,你无法预见未来的发展状况,也就无法为你当下的研究立论。当你对研究前途是不可知的时候,提出科学研究假设也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在的硕博士论文里没有新观点,往往是因为没有研究假设所致。
按照杜威的说法,研究假设就是对所研究问题的一种最有可能性的答案的猜测,然后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完成一个科学研究过程。能够对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各种可能性进行猜测并在各种可能性之间进行排除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你如果对该问题认识非常浅是不可能做到这一步的。这也是许多人为提出研究假设而发愁的主要原因。
但对于许多研究者而言,如果问题是自己发现的,就可能提出研究假设,如果你提不出研究假设,则说明你的研究问题不是什么真问题,或你所进行的是没有什么价值的研究。我们知道,发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和艰难的过程,你要找到真正问题所在,就必须了解现状,即知道别人研究到什么程度,你必须对问题研究有相当积累,这样才能知道进展到当前状况的症结和关键所在。这个时候你才能比较系统地提出你的研究问题,然后进行科学地概括,这就变成了你的研究命题。人们常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其道理就在于此。提出问题就是你对问题的实际考证过程,即确认该问题真的存在,是别人尚未解决的,甚至是别人没有提出或没有发现的。而真正的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其实只是一个对自己对该问题的预期解答方案的验证过程而已,研究设计就是要设计获取资料和数据的方法以及具体的操作实施步骤。研究实施就是进行验证的具体过程。
所以当你不能提出研究假设时,你就需要认真地考虑一下你的研究问题是否真正存在。如果你的研究问题根本不存在,你就不可能杜撰出什么可能性的结论的,也不可能对研究有什么预期,当然你的研究假设就是无根底的。当你对你的研究问题认识得越明确,则你对研究假设也就越敏感,这种敏感代表一种直觉,代表了你对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的预期,从而你产生了强烈的验证它的欲望。试想,这个时候你不可能没有研究假设的。故而,研究假设代表了一种逻辑关系,它意味着你的问题一旦提出,就必然地趋向某种结果。如果是多个结果,那说明你还没有对事物真正认识透彻,换言之你对事物发展进程还没有达到可以完全把握的程度,那么你的认识是建立在或然性基础上的,为此你就需要进一步精粹你的认识。
一旦你对事物发展现状有了一个明确的确定的认识,那么不仅你的问题是清晰的,而且你的研究假设也是确定的,你的研究步骤随之也就被设计出来,其间的逻辑线条是非常清晰的。因为这种逻辑关系的存在,所以后期的实证主义主要是指逻辑实证主义。
我们常说,问题提出过程就是你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过程,当你真正把握了事物的本质,那么你对事物发展困状、原因和结果的透视也就随之而出,这样你的研究假设也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你的研究方法也自然地随之而来,这些都不是外加的,都是一种内在的需要。将这些研究思路一一付诸实施就是你的研究过程或证明过程。所以研究思路往往表达了一种逻辑关系,是对事物发展进程的逻辑把握。(本文参考了不知名作者“谈研究假设提出”一文。如果有问题,请联系我,我会删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