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交叉实验设计(cross-over study design)

(2010-02-17 23:56:22)
标签:

杂谈

 

    在某些实验研究中,研究者要考察一个具有两水平的实验因素(设其两个水平分别为A和B),但根据具体的专业需要,希望该实验因素的两个水平要先后施加于每一个受试者,以便节省受试对象的个数。显然,我们首先就会想到采用“自身配对设计”。但是,如果所有的受试者都是先接受A处理后接受B处理,那就人为地引入了“顺序误差”。因为我们很难保证A处理在每个受试者身上所产生的效应都能被完全清除之后,才使用B处理。也就是说,B处理所产生的实验效应中可能混杂进了A处理的实验效应,这样,对B处理的实验效应的评价就会出现严重的“偏性(bias)”。纠正这种错误的方法,就是采用交叉设计,即让全部受试者中的一半接受处理的顺序为“先A后B”,另一半接受处理的顺序为“先B后A”,从而使“A、B两种处理”在两组受试者中施加的先后顺序是“交叉”开的,故得名“成组交叉设计”。

   

    交叉试验设计的优点: 可以增加被试的利用率(组内设计);排除被试人口统计学特征无关变量的影响,顺序效应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