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用时间丈量人生的距离

(2013-07-04 14:51:26)
标签:

杨媛

生命教育

抗挫能力

高考

教育

分类: 时评

用时间丈量人生的距离

201373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在622日这一天,四川农村复读高考女生杨媛在得知自己今年高考的总分数454分,而四川省高考理科本科第三批录取控制分数线460分之后,给父母留一下一个简短的遗书“来生我还做您的女儿”,然后自杀身忘。

这是我今天打开网络的时候,看到的第一个新闻就是高考女生杨媛结束自己的生命,仅仅因为自己复读后连一个三本都没有考上,于是,选择了以自杀结束生命的方式告别了这个美丽的世界,告别了她的亲人。

2009年,杨媛考上崇州市最好的高中,但是去年高考,她的分数离本科线还差十几分。杨媛决定复读一年。她曾经说过:“我相信高考是最公平的改变命运的一种方式。”杨媛有个习惯,每次考完后,会在成绩表上做一组计算题。高考前的“二诊”,她考了457分。她在成绩表上各科分数的旁边,给语文加上“1分”,数学加上“17分”,英语加上“17分”……这样,她的总分就可以达到“520分”。她还算了一下,“520-457=63”。在竖等式的旁边,她写下一行字:“相信自己,脚踏实地。”但现实却给她开了一个玩笑,高考分数和“二诊”相差无几,面对前途的渺茫,她选择的离开这个世界,结束了自己年轻而又充满朝气的生命。

考不上就要自杀,这是哪门子道理。人生道路千万条,何必只钻高考独木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哪有找不到人生道路的理由。不是考上了专科吗,这个分数可以选择一个不错的专科。考上本科又如何?君不见现代就业这样难,如果自己选择读一个专科,或者读一个职业大学,学一门技术,难道就比不上本科?读专科和本科的目的都是为了就业,只要所学能够就业,能够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就已经很不错。我想,如果高考作文这样命题,让杨媛自己写作文,她比谁都会说理由,但是,当她面对高考成绩的时候,就丧失了理智,失去了继续生活的勇气。

考不上本科又如何,读一个专科又如何?本科和专科有什么区别呢?其实,本科比专科多读一年,多读的一年,最后一年基本上都是在做毕业论文,最后一学期基本上都是实习,比一个专科生多学不到多少知识,唯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本科生考入大学时分数比专科生高,本科生的记忆能力强,会考试,仅此而已。决定人生发展的,不仅仅是大学期间的学习,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本科生和专科生同样要面对来自工作、生活、上司、同事等方面的问题,更多的还需要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勤奋、执著、思考、创新等精神和品质,不断地求索、不断地努力,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有一个同事,仅仅是一个学计算机的中专生,在我校工作时不断自考专科、本科,现在已经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毕业好多年了。我有一个大同学,同样是一个专科生,但自己在工作中不断自学,自考本科,然后考研究生,现在即将博士毕业。我也曾听到一个一个曾经是专科生后考上研究生的朋友,他说名牌大学本科毕业生和我现在一起读研究生,并没有感觉到他们优势有多大。这告诉我们大学仅仅是一个人生过程,人生需要是奋斗,而不是绝望,更不是放弃生命,因为,一个大学本科决定不了一个人生命长度、高度,真正决定一个人生命高度是一个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

杨媛只看到本科,没有看到生活。现在,一个本科师范生,如果毕业没有关系的话,千辛万苦毕业,如果幸运的话经过公招考试进入事业单位,分到乡镇中学教书,一个月不足2000元钱,难道就能不凭借自己读专科同时学职业技术的优势,在大城市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现在,好多青年人正视现实,学习一门技术,照样工作很好,收入不错,生活很好。高考不是唯一的道路,高考仅仅是一种方式,在高考之外,还有很多条道路供每一个人选择,在专科和本科之间,还有很多可以供大家选择的地方。

杨媛只懂得分数不懂得生命。复读后考不上三本的人大有人在,并不是杨媛一个人,但为什么要选择自杀呢?央视著名主持人李修平,曾复读4年才考上自己如愿以偿的学校,为什么非要钻牛角尖,让对自己抱有很大期望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呢?难道不知道自己离开后父母有多伤心?在独生子女时代,你的离去就意味着父母没有人养老、没有人照料,辛苦一辈子落得个老无所终的结果。生命多么宝贵啊,人生多么美好啊,想当初自己在是几千万个精子细胞中奋勇拼搏才有机会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如此轻生,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父母不负责和不感恩父母,更是对社会的不负责。

杨媛只懂得分数不懂得成功。人生的成功是什么?仅仅就是考上一个本科就成功了吗?人生是一个长跑的过程,而不是短跑,暂时的领先不是领先,一时的落后不是真正的落后,高考也仅仅是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之一,还有大学3-4年的不断努力,更有参加工作后长时间的人生奔跑,这些综合因素才能决定一个人真正的发展。及时没有任何发展,过一种平淡的生活,又有何妨呢?因此,杨媛只懂得分数不懂得成功,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人生。

    杨媛走了,带着自己的遗憾走了,留给了自己父母无尽的哀思和悲痛,也留给教育很多思考。今天,很多学生看到的只有分数,不懂得什么是生活、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成功,更不懂得什么是孝敬。

杨媛走了,但还会不会有更多的学生像杨媛一样去面对自己的高考成绩,面对自己的人生考试。这是当前教育必须要面临的一个课题,今天的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依托的考试选拔人才方式没有错,我们必须坚持,但是,学校教育必须要在日常的班会课和其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生命、人生、成功、孝敬、感恩、心理、挫折、成功等一系列的教育,引导学生对学习和人生、对分数和升学、对大学和就业等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才是完整的教育。教育唯有坚持这样的教育理念,当学生面对这些困惑时才能坦然面对,才能正确处理,才能笑傲人生。因此,建议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主任在学生参加考试前,或者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都要给学生讲珍爱生命、如何对待升学成绩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单一的唯分数论,失了自己的职责,轻了学生的生命,断了家长的希望。

不论杨媛有什么样的理由,她都不能选择自杀的方式来面对高考成绩;不论杨媛有多么的委屈,她都不能选择结束生命来告别自己的父母。有些人,生命中只能做妃子,为什么偏偏就要去抢皇后的位置;有些人,生来就只能做王爷,为什么要往皇帝这个独木桥上走?君不见古往今来抱有如此理念的人最终的结果都是头破血流,直到生命的尽头才幡然悔悟。因此,人生需要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坦然面对自己的环境、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杨媛唯一能做的,要么坦然面对,要么继续选择复读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轻了自己的性命、断了父母的希望。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会有很多挫折、烦恼、不如意,要学会面对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面对,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我们的人生勇气,而不是泄气,这才是人生的真谛。不论有多么不如意,都要学会坚持、珍爱生命。

人生是一个长跑旅程,需要我们用时间去丈量生命的高度;人生是一个求索过程,需要我们用脚去行走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