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讨好儿童教育法律理性思考嫉妒漂亮杀人杂谈 |
分类: 时评 |
法律不能无原则地“讨好”未成年人
玄弋
【案例1】:2013年5月19日,《深圳卫视》以题为《广西小学生杀害肢解同学,只因妒忌其美貌》报道了一个耸人听闻的惊天案件:13岁的周某在南丹县里湖瑶族乡仁广小学读书,与不满13岁的覃某是六年级同班同学,平时两人关系比较好,且两家都是同一条街上的邻居,住房相隔不足150米。覃某因同学们喜欢与周某玩耍,并曾议论她长得胖、不及周某漂亮,而对周某心生嫉妒并怀恨在心。2012年4月10日傍晚,覃某邀请周某到家中玩耍,周某到覃某家中后,两人在家中看电视时,覃某乘周某低头玩手机之际,用木凳砸周某头部并至其晕倒。因害怕周某醒后告诉老师和家长,便从家中找来菜刀、啤酒瓶、割纸刀、剪刀等凶器,对周某行凶,至周某当场死亡。后覃某还将周某头颅、手臂砍断,装进塑料袋,并清理案发现场血迹。广西公安机关认定被告覃某故意杀人,因其作案时未满14岁,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决定对覃某收容教养三年。周某的父母向法院提起诉讼,广西南丹县人民法院判处,覃某父母已赔偿原告1万元前提下,还需赔偿原告共9.8万元。
【案例2】:2013年05月14日,《郑州晚报》以题为《儿子雇武师杀姐弑父、姐姐临死仍锁门保护弟弟》报道了一个丧心病狂的新闻:记者13日从周口市公安局获悉,12日凌晨在家中遇害的周口市鹿邑县法院原院长高天峰,系被儿子雇凶杀害。同时遇害的还有高天峰的女儿。据初步调查,高天峰的儿子就读于河南省漯河市某高中,由姐姐陪读。由于姐姐陪读期间管理严格,高天峰的儿子遂雇用两名网友将自己的父亲和姐姐杀害。高天峰的儿子叫高炜晟,他联系吴强、张葵来到家中,将父亲高天峰和姐姐高玮艺(28岁待业)杀害。在高炜晟的指引下,吴强、张葵将家中现金等财物卷走,伪造入室抢劫杀人现场。高炜晟、张葵现已被刑事拘留,吴强仍在追捕中。一名业主说了一个细节:“最让人痛心的是,凶手去他们家作案时,我听说姐姐为了保护弟弟,把他反锁在屋里,可见姐姐是很疼弟弟的。还有就是,小区保安就一个老人,晚上也不巡视,出了事保安根本没有应急能力。”这个案子目前还未宣判。
一个不满13岁的少女,被很多人认为是天真年少,什么都不懂,还是一个懵懂的小孩,但是,却做下了有计划、有预谋的杀人案件,其作案手段高明,具有较强的反侦探能力,对于这样一个杀人犯,司法部门和法律却做出了让人难以接受的3年收容教养。一个读高中的学生,居然用父亲的钱雇佣凶手来杀害自己的父亲和姐姐,如果不是其姐姐把其关在一间房间里,他也会拿起屠刀。前者因为嫉妒别人比自己漂亮,因为别人说了自己太胖长得丑而心生杀机;后者则因为父亲和姐姐对自己管教太严,让自己无法承担压力而动了杀害亲人的念头。这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都是法律在无原则地“讨好”未成年人所导致的一些必然结果。因为,法律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时无意中放纵了未成年人,也导致了现在未成年人犯罪率的不断攀升。
1、法律无原则地“讨好”未成年人的表现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案件发生后13个月后,在案件宣判结果出来并遭到受害家属不同意时才报道这个案件,而不是在案发当日就报道这个让人震惊的案件,这是一种控制新闻行为,尽管这种行为美其名曰在保护未成年人。
第二、从覃某的杀人行为中,我们不难看出其是故意杀人、有预谋杀人、杀人后还有反侦探能力,但宣判结果仅仅以未成年人身份进行3年收容教养结案,这样的宣判和如此法律规定难以服众、难以抚平受害者家属。
2、法律无原则地“讨好”未成年人的后果
第一、未成年人会越来越难以管教。不论是教育人,还是非教育人,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即现在的未成年人太难管,甚至很多时候不敢管、不能管。因为一旦发生一些事情,法律就会以未成年人这个特殊的身负“帮助”其逃避惩罚。以至于一些成年人甚至学校在管教未成年人的时候,都需要考虑到某些后果,否则对自己不利。例如,最近几年,全国各地都爆发出一些学生恶意伤害老师案件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理由就是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管教太严、或者管教不当、或者某些地方得罪了这些小皇帝,这些人都会把自己的怨气抛洒在老师身上、抛洒在自己的亲人身上。
第二、未成年人会因为泄恨而故意犯罪。很多数据表明,最近几年来未成年的犯罪率不断上升,其很大程度上在于未成年这个身份成为这些群体犯罪的“护身符”,以至于他们很多时候明知这样做会遭受到什么样的结果,但还是要这样做,理由很简单,那就是未成年身份会让其逃脱死罪,甚至判刑也就那么几年时间。
3、建议重新修改未成年人年龄限制和法律制裁力度
第一、现在的未成年人,并不是当年中国社会落后状态下的样子,未成年人什么都不懂,相反,现在的未成年人比成年人还懂,以至于成年人在未成年面前,显得有些落伍,以至于“uot”了。现在经济发展、网络林立、电视新闻媒体发达,未成年接受到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甚至超过成年人接受的范围。例如:现在某些警匪片、枪战片、侦破片,在无形中教会未成年人一些违法犯罪知识;再如:现在的网络游戏,也在无形中教会学生作奸犯科的方法,甚至很多未成年人杀人案,杀人手法都和网络游戏如出一辙。
第二、现在未成年的生理成熟期提前。一方面,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其生理成初期大大缩短、提前成熟,以至于前不久有人曾提议把修改法定的结婚年龄,女生从20岁提前到18岁。另一个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青少年比以前的青少年儿童在身高、体型、健壮等方面都大大优于以前。很多14、15岁的未成年,在身高、体型等方面已经超过成年人,其接受的教育、懂得的知识和道理也比几十年前同期的未成年明理得多,相对比较而言,其成熟期提前。
第三、今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不断攀升,很大程度就在于《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之后,让很多本应该受到法律制裁的违法犯罪份子,没有接受到法律制裁。甚至未成年人知道这个特殊法律后,会不加后果地做一些事情,根本就不控制自己的情绪,也不顾一切后果,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是未成年人,法律会对其进行特殊保护,于是,很多时候未成年人会故意行凶。因此,审判案件时不应一概而论地按照未成年来界定,对未成年人过失性杀人、犯罪和故意杀人、犯罪做明确的规定,一旦未成年人出现故意杀人行为,则无条件取消其享受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范围,一律按照成年人故意杀人罪判处。就像案例中的覃某一样,其行为已经是故意杀人,就应该承担故意杀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一旦《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大对其制裁惩罚力度,让这些故意杀人者承担严厉的法律制裁,应该说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未成年人故意杀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