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学学生使用电子书包“六宗罪”

标签:
学生电子书包六宗罪可行性教育 |
分类: 时评 |
中学学生使用电子书包“六宗罪”
据报道,北京海特花园小学举行电子书包课堂展示:平板电脑代替教材上课;同时,北京将拨300万元在今年完成纸质教材电子化。电子书包课再次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但其科学性和适用性需要进一步论证。笔者认为,电子书包课不仅不是孩子们学习的福音,而是一个灾难,有如下“六宗罪”。
第一宗罪:再陷学习机成游戏机覆辙
前几年,学习机出现,广告铺天盖地,让很多家长高兴不久,以为学习机、点读机等现代工具的出现,就可以解决学生读书疑难问题和代替自己辅导的问题,但却没有想到陷入“游戏机”的状态。孩子们陷入游戏而不能自拔,等家长发现时,成绩下滑不少。而电子书包课,不可能就是一个优盘的储存功能,是不是又会成为“学习机二代”,需要时间验证。
第二宗罪:打着教育的旗号赚钱
最大化地赚钱是商家开发的核心所在。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新产品出来,第一轮购买产品的人都将付出非常昂贵的代价,电子书包也不例外,其开发的实质只不过开发商赚钱的又一个商机而已,而不是真正为教育发展谋划。因此,电子书包只不过是很多商家瞄准的有一个赚钱商机,而不是真正为教育考虑、为学生考虑。电子书包的出现,家长必然会承受更大的经济负担。
第三宗罪:影响学生视力
有电脑存在,就会对视力有危害。现在用黑板教学,孩子们的视力下降已经非常高,一旦孩子们每天阅读的书都是电子书,其视力下降更快。做文案工作的人员就知道,如果一天八小时都利用电脑工作,其视力非常疲劳,眼睛干涩,视力下降也快,头昏眼胀。何况学生正在长身体阶段,且每天学习一般都在12个小时以上,其视力下降将会直线上升。
第四宗罪:高辐射危害身体
有电脑存在,就有辐射存在,不管其设计多么合理、科学。中小学生正在长身体,且抵抗能力弱,其不能和一般的成年人相比。一旦长期处于电脑辐射之下,其会导致很多疾病和疑难病症的产生,危害一代人的健康。电子书包是危害学生身体的行为,其与国家现在倡导的一小时阳光体育锻炼精神相违背。
第五宗罪:伪教改扰乱教育秩序
电子书包不是教改和新课改的方向,而是伪教改,其打着教改的旗号渗透教育领域赚钱。教育改革的着力点不是电子书包,不是把现成的各种纸质书籍变成电子版书籍,并制作一个电子书包,而是要在教材编写科学性、合理性、可读性上下功夫,在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研究,在命题各种更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试题详细研究,在提高教师待遇让其安居乐教上花功夫,而不是在纸质书变成电子书这个简单的变化。
第六宗罪:扰乱教学管理秩序
电子书包的出现,必将让教师无法控制课堂。纸质书,上课时教师只要不是本学科的书籍,教师一般一眼就能看到,方便教师管理课堂,掌控课堂,不因为学生阅读其他读物而影响学习。电子书包上课,学生在看什么,是否跟进教师的进度,这些无疑会增大教师的把握难度。这样的情况,每个班级人数越多,教师把握难度就越大。故,其势必会扰乱教师课堂管理,影响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