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英语教育该降温了
(2013-03-14 19:45:28)
标签:
英语张树华提案改革杂谈 |
分类: 时评 |
英语教育该降温了
在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认为中国应该制定科学的外语教育战略。这个提案的提出,无疑发出了英语教育是该降温的时候了。
张树华说,重视和学习英语只是一种手段,是基于我们改革发展的需要,一些教育部门和机构却本末倒置,将它当作了唯一的目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深受其害,荒废正常的学业,使整个中国的教育质量遭到毁灭性打击,汉语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终于有名人站出来为教育说话了。的确,目前中国的外语教育确实有些过头、过火,甚至有些泛滥,盖过了母语的风头。现在,“英语学习风”从小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入学考试,外语是必须门槛之一,而且是最难的一道门槛;就连现在中国各个行业的职称考试,外语也是必考之一,也是最难的门槛,让很多老师质疑专业技术不考、反而考察一些毫无用处的外语。这还不算,这股歪风已经刮到幼儿教育中,很多家长两三岁就开始给孩子报幼儿英语班,理由是外教能给孩子纯正的口语。
张树华认为,“英语热”耗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成本高、收效低;同时英语教学与应用严重脱节,教学陷入自我折磨、自娱自乐的怪圈。一个大学生毕业之后,如果不出国,如果不进行学术研究,甚至进行学术研究只要不查阅外国资料,这些外语基本上毫无用处。相反,现在母语教育却遭到了空前的沦陷、遭遇空前绝后的危机。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0.8%的人确认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而且其中54.4%的受访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现在,母语教育地位已经沦陷,外语学科从初中到高中几乎占领军地位,在大学考研考博更是独占鳌头,孩子们花了过多的时间在外语学习上,反而在母语学习上失去更多。以至于曾有人写了一个微型小说来讽刺这种状态:某中国大学考生,母语考生成绩过不了,请外国学生代考;而外国到我国的留学生外语考试过不了,请我国学生给其考他们的母语。这是一个天大的讽刺和笑话,这不仅说明现在我国对外语教育重视程度达到了疯狂的地步,在考试难度系数上也已走入一个误区和歧途。
近年来的外语职称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更是外语唱主角,专业知识反而成了配角,甚至是一个连脸也不能露、台词也没有一句的跑龙套的小角色。这样的结果不仅可笑,也是可悲的,这也是现在我国培养的各种研究生等高素质人才没有创新能力、没有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无论在什么样的场合,我国小人物是没有话语权,说了也白说。因此,教育界那些小人物说我国的外语教育出现问题,没有人会听,没有人会理,也不会有人听到,因为,小人物发出的声音本就没有多大传递性可言。但是,现在全国政协委员张树华先生在两会上提出这个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提案关注教育,不知道会不会引起上层的重视。在我们看来,张树华先生应该是一个大人物,这次的提案能不能像当初钱学森提出的中国培养不出高素质人才命题一样,受到高层的重视和关注,能不能得到一个妥善的解决,我们不知道。
教育,应该是理性的,按照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进行教育即可;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应该及时反思、总结、调整和改革,不应该是非要等到某个重要的人物发现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问题,于是才良心发现、大发慈悲,才开始去思考这个问题。殊不知,这已经在很大范围内造成巨大的影响。
英语教育能不能降温,英语教育能不能得到较好的改变和改革,还得看提出者是不是一个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