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把名师讲座“搬”进自己的书房

(2013-01-11 11:50:56)
标签:

书评

任勇

书房

讲座

继续教育

分类: 书评

把名师讲座“搬”进自己的书房

 

学习是一件永无止境的事情,这不论是对学生来讲,还是对于已经大学毕业开始工作青年人来讲,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我记得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读书不知道自己有多浅薄、不读书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是啊,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尤其是作为一个塑造学生灵魂的教育者,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学生变化的步伐。

这个世界,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但就教育而言就积累了五级穷计的教育智慧,就出现了无数个大教育家,这些教育家和其思想,都是每个青年教师需要学习的教育智慧,只有学习别人的智慧,才能找到时曾相识的感觉,进而在这种感觉中获得顿悟、再在这种顿悟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

每个教师都渴望自己成长,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专业化发展,渴望自己能从容应对来自教育教学的各种挑战,迅速成长为出色的教师。但是,由于时间、精力、工作、生活、家庭等多种因素,导致很多教师不可能阅读古今中外这些教育著作、也不能一一研究这些教育大家,只能选择性阅读。同时,现在流行做讲座,很多年轻教师也没有时间和机会外出考察学习、听各种讲座,以促进自己的教育智慧。唯一的办法就是读书,选择一本即简单又实用的教育著作,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近日,笔者偶然读到任勇老师的《年轻教师必听的讲座》一书,读完这本书,发觉这本书是对青年教师成长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可以这样说,本书是一本急年轻教师之所急、实用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用书。因为,任勇老师针对年轻教师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通过教师培训获得的独特视野,从专业成长、教学技能、班级管理、教育科研、育人艺术等诸多困惑年轻教师的问题切入,为年轻教师答疑解惑,供智献策。

作者利用自己特殊的经历和身份,曾经跨学科聆听了国内外很多大师的讲座,比如钟善基教授的数学讲座、教育系顾明远教授对教育本质的诠释、心理系林崇德教授对心理教育的探究,以及周之良、谢维和、劳凯声、孙维刚、张思明、叶澜、陈玉琨、吕型伟、张民生、唐盛昌、石中英、王定华、俞启定等上百场讲座,兼容并包、提升智慧。作者根据自己的知识、教育思想、人身阅历、教育理解,并融合这些专家的教育思想,在自己应邀给各地中小学教师校长做过上百场讲座中,有针对性地给中小学教师进行专业化发展指导。本书,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精选而成。因此,可以说,这本书是一本讲座的集大成者,虽不能与《在北大听讲座》媲美,但也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尤其是对青年教师而言,这是一本不多得的学习资料。

任勇老师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我想,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不断学习,从接受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到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课程班学习,再到北京师范大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等,他一直在努力学习、不断进取,聆听教育大家的智慧、吸取教育大家的精髓,容众家之长,为我所用。因为,任勇才会在每次做讲座结束的时候给听众说这样一句话:“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因为你们年轻,所以你们拥有;但未来未必属于所有的青年人,它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有进取精神的青年。”其实,这就是人生经验的总结、最具有学习价值的经验。很多人想取经,这就是真经,即学习、学习、再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吸取智慧、提升自我、超越自我,这才是现代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那种成天高唱专业化发展,但却一步读书、二不听讲座、三不上网学习、四不反思自己教育行为、五不写教育博客或者日志、留不认真上课,这样的教师,不论怎么样做都不可能获得专业化发展。

在家看讲座,虽然没有现场的气氛,没有对话交流的机会,但却有更多的思考时间,有更多做笔记的时间,有更多现成的翔实的资料。走进《年轻教师必听的讲座》,你会发现,原来教师专业化发展如此简单。

(刊发在2012年12月26日《东方教育时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