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们需要怎样的老师

标签:
修养励志教育教师理想思想教育 |
分类: 书评 |
我们需要怎样的老师
文/聂树平
刊发在2012年6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近日,有幸读完代 安荣老师的《像教育家一样思考》这本书,感触颇深。怎么说呢,这是一种很震撼的感觉,因为它改变了我很多关于学生、关于老师、关于当代教育的想法。我能感觉到这就像我之前一直在一条死胡同里打转,然后突然被人指导,找到出口的感觉。那一刹那,阳光耀眼。
代老师在书中畅所欲言的讲了他自己的一些关于老师的想法,作为一个发表无数作品的老师,他提出一个老师就应该在上好课的同时,多读、多写、多发表,写出自己在课堂上的感觉、对教育的思考、对学生的关注,通过写作来促进自己学习、内化、反思。因为写作能促进教师更深刻的阅读、反思,提炼自己的观点,写成属于自己的文章。当教师看到自己的思想刊发出表后,必定会激发更大的写作激情和热情,进而促进自己专业化的成长。
老师,要在专业知识上比学生丰富,就应该要坚持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老师这一泓清水会持续不断的喷涌而出以滋养无数学子。不然,倘若变成一眼死泉,其结果无疑是悲哀的。
反思这两个字是代老师反复在书中强调的,他认为老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不断进行反思,不断进行自我总结。这样才能促进自己发展,才能促进教学,才能给孩子带去美的教育。要知道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直面错误的勇气。作为孩子们的老师,如果自己都不能面对自己的错误,不能真正承认错误的话,又怎么来教育学生呢?教师需要反思,这是一个多方面的课题,反思的内容包括教学、备课、研究,与孩子的相处等多个方面。“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一句毫不夸张的话,道出了反思的重要性。很多人的成功,往往是来源于他们极其认真严谨的自我反思。只有在错误中总结自己,增长智慧,减少以后可能会发生的错误,人们才更有可能站在金字塔的顶端。
我一直觉得教师这个职业之所以这么高尚,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老师身上有一种无法言喻的气质,这是浑然天成的,就如同我们会被军人身上的那股特殊气质吸引一样,气场强大且具有“传染性”。这是一种精神,当然并不是在所以的老师身上你都会见到这种气质,这种气质必定集中于那些真正为教育事业奉献的人,那种真正专注于教学,专注于学生的人。
教师需要一种精神,需要一种气质,需要一种力量来作用于学生,看着他们以一种明亮、确定的轨迹向前行去,然后在他们后面为他们鼓掌,为他们加油,眼里绽放出一种叫做自豪的东西。
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没有老师是一样的,没有学生是一样的,那么针对于学生的教学方法也要是不一样的。世界在改变,教育在改变,而作为撒播知识种子的教师同样也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时刻改变自己的方法以适应时势,然后教出一样优秀的学生。在这个大喊改革口号的年代,当“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倾斜的时候,教师更应该以一个主动者的身份引导学生走向未来,他们应该掌握主动出击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以致于教师不会被动的被潮流推向远方不知所踪。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作为担负教育少年使命的教师,毫不夸张的说,他们担负了最为沉重的责任,而作为直接担负建设国家未来使命的我们是不是更应该以一种成熟的心态来面对老师,面对教育呢?我们不需要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要的是一个综合实力强的未来接班人。往后的道路,我们应该与教师携手,共同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作者系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