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班干部“执行”体罚在进一步曲解教育

(2011-06-21 16:50:49)
标签:

四川

体罚

宋体

惩戒

教育规律

教育

分类: 时评

班干部“执行”体罚在进一步曲解教育

“我再也不去学校了,说啥我也不上学了。”9岁的小刚哭着闹着不去上学,原因是他被同学、班上的纪律委员小勇当着全班的面扇了20个耳光。小刚说,“是数学老师叫班干部扇耳光的”,他再也不想见到老师和同班同学(《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面对体罚的教师,需要反思;面对被体罚的学生,更需要反省自己的行为。不准老师打学生,于是,老师就想到了办法,让学生惩罚那些“不听话”,或者暂时有点错误的学生,但这样的做法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离开适当的惩罚教育,学生就不会得到更好的成长;同时,没有惩罚教育的教育,让教师们很难开展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甚至让教师的教育很被动。面对这样的情况,有的教师选择了沉默、有的教师选择了不管、有的教师选择了请家长一起管教、也有的教师选择了让学生代替教师执行,于是出现了这样一幕。教师让班干部“执行”体罚在进一步曲解教育,是进一步违背教育规律。

教育,不能没有适当的惩戒,失去惩戒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现在,到处都在倡导爱的教育,这是遵循教育规律而定。教育需要爱,教育不能没有爱,失去爱,就没有教育。毕竟,孩子们都是一个一个等待成长的花蕾,需要园丁们精心的呵护,没有园丁的呵护与关怀,孩子不能得到健康成长。

仅仅有爱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园丁不会让花朵自由生长,也会时常用剪子修剪枝叶,忍痛割爱,不能让它们无限制的成长。教育,也是一样,也需要另外一种关怀,需要像园丁对待花朵枝叶那样,忍痛割爱,割去一些枝叶,才保证孩子健康成长。这种爱就是适当的体罚。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一些错误,不能都是一些正确的思想和做法,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而这些错误就需要教师适时的进行指点、教育和引导,就像园丁一样,用自己手中的剪子剪除这些错误的枝叶。

现在,每次看到新闻报道,老师体罚学生,打学生,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为什么老师喜欢优生,因为他们成绩好,有发展前途;为什么老师不喜欢某些学生,甚至会惩戒这些学生,因为他们某些地方做错了。爱与不爱,都是有原因的。尽管有些孩子成绩不好,但习惯很好,也很勤奋,老师同意喜欢,爱这些孩子,甚至老师对这样的孩子更渴望他们能学得更好,付出更多的关注。恰恰某些学生,其行为不好,影响教师上课,于是,老师才像园丁那样,帮孩子们修剪那些美丽的错误。

现代作家毕淑敏写了这样一个文章《孩子,打不打都是爱你》,谁不受自己的孩子?谁不受自己的学生?他们打你是因为你不听话,而且,是在其他任何教育手段都失效时,欠在万般无奈下才采取体罚教育啊!打你,是在教育你,让你纠正你自己的缺点,以免自己以后走上犯罪的道路啊!据报载,外国某些国家曾把体罚教育明确写进法律,不过,其注明体罚的度。这说明体罚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如果我们放弃体罚教育,既是在纵容孩子,那我们的爱其实也是种伤害,让他们失去更多接受教育机会。

惩戒绝不等同于体罚,惩戒是一种教育手段,越是惩戒学生越要尊重学生,惩戒的方法是唤醒孩子们心中沉睡的巨人,其目的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如果孩子犯错不进行适当的惩戒,这就是对孩子错误的放纵,是对孩子成长不负责任的表现,更是对家长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不坚守教育底线的表现。教育,需要爱的关怀,才能让孩子们得到更好发展;但教育也需要适当惩戒,才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教师让班干部代替教师执行体罚,说明教师面对教育已经很无奈。教育需要理性,关于管理更需要理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