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少儿宋体华西都市报四川在线成都市二医院教育 |
分类: 随笔 |
还有多少孩子会自杀?
今天是第7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今年的主题是“全球携手预防自杀:无论是谁,无论在哪里”。据调查发现,自杀人群集中在20-40岁之间,自杀者年纪最小的为10岁(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自杀,这个话题现在越来越“流行”,从富士康的十四连跳到现在的最小10岁割腕自杀,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有巨大的社会压力,更有80后、90后心理的不健康和教育预防机制的错位,才导致悲剧接连发生。
在成都市二医院提供的名单中,最小年龄的自杀者是个10岁的小男孩。孩子才读小学3年级,但家长给孩子的学习压力太大,考试要90分以上,周末要参加各种培训班。正是贪玩年龄的孩子爆发了,赌气不再学习,并且拿出一把美工刀威胁家长要割腕。由于家长并没有妥协,孩子直接就把左手腕划破,所幸伤口不大、加上及时救治,孩子经抢救并无大碍。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到很多我问题。其实很多时候,自杀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家长却并没有及时的制止和疏导,更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一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心理错位。家长的想法可以理解,望子成龙是任何一个家长的想法,但一定要考虑孩子心理、生理承受压力,否则就物极必反。
孩子自杀了,家长觉醒了,知道自己的方法错了。但是,孩子目前的成功是以死换取的成功,家长还会不会卷土重来,这是一个未知数。当然,这也是最愚蠢的办法,更是最无奈的办法,才采取自杀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个人没有走到绝路、没有感到万念俱灰的时候,是不会选择自杀的。但是,读书就那样难,和父母沟通就那样难?
现在,大家都在提一个教育话题——教育是慢的艺术,但是,现实却是教育不仅不仅慢的艺术,还是急功近利的工具。现在的很多家长、很多教师、很多学校都等不及,都急功近利,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学生、学校早点出名,才导致了这场不是悲剧的悲剧。尤其是现在很多电视剧目,让2-9岁的孩子在电视台展示自己,很多家长也趋之若鹜。孩子倒是很不错,但急功近利会不会误导孩子。太多的光环罩在一个孩子身上,从小就品尝到只有成功和鲜花,没有品尝挫折和失败,以后能够承担挫折和失败?会不会这些孩子也会出现方仲永的结局?
教育,太多的功利、太多的愿望、太多的追求附加在孩子们的身上,才让孩子负累,才让孩子疲于奔命,才让孩子感到失望、甚至绝望。
还有多少孩子会自杀?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的是现在的教育并没有改变。最近2年,国家给学生减负了,学校给学生减负了,但是教育并没有给学生减负,家长并没有给学生减负,教辅公司并没有给学生减负。学校和教师不敢补课了,但是,社会培训机构增多了,越来越火爆,教辅公司和教辅资料越来越多了,孩子们的作业也越来越多了,脱离教师辅导的学生,在社会辅导机构的辅导下,会在教育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因为,学校辅导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社会机构辅导看重的是家长手中的钱。
教育的天空,还会混浊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