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富豪,最美的一次华丽转身

(2010-06-20 14:41:03)
标签:

精神境界

富豪

诺贝尔奖金

精神世界

巴菲特

美国

杂谈

分类: 杂文

富豪,最美的一次华丽转身

代安荣

 

http://img1.gtimg.com/news/pics/hv1/79/187/550/35811514.jpg

2010616日,微软创办人盖茨与股神巴菲特广邀美国富豪慷慨解囊,在生前或死后至少捐出一半财富,从事慈善公益事业。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盖茨与巴菲特表示,命名为“赠与誓言”(Giving Pledge)的劝募善款活动,初期将以列名《福布斯》杂志的美国四百大富豪为主,未来将扩展到世界各地。

“赠与誓言”官网表明:“此誓言为道德承诺赠与,并非法律合同。不必支持或投注金钱给特定善业或慈善组织”。巴菲特撰文表示,2006年承诺把财产99%捐作公益的决定,令他无比快乐。石油大王卡内基的名言:“带着巨富而死,是一种耻辱。”

盖茨与巴菲特的行为,传递出一个新的信号——21世纪的富豪的精神境界。财富,对于几百亿、上千亿的富豪来讲,那仅仅是一个符号和象征,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失去财富的真正意义。盖茨与巴菲特倡导富豪们在死前或死后至少捐出一半财富作为慈善公益事业的举动,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富豪们的精神境界。

早在100多年前,诺贝尔就拿出自己的财产作为专项奖金,设立诺贝尔奖金,资助科学领域有成就的科学家,让他们改善设备、实验条件和生活条件,更好的为科学做共享。诺贝尔奖金的出现,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诺贝尔本身也把自己的财富不仅从物质上延续,也从精神上延续,创造了比自己身前创造还要多得多的无形的财富。

富豪死前或死后至少捐出一半财富,这需要一定的勇气和精神境界,自由精神境界达到那种大爱的境界之后,才能做出这样的义举。现在,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财富在少数人手中集聚,而贫困者和一些需要发展的公益事业缺乏资金,富豪的捐款,无疑在对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和构建起到了适时的催化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物质财富固然重要,精神财富更具有深远意义。现在很多人贫穷,不是真正的贫穷,而是精神世界的贫穷;也有一些物质财富极度匮乏的穷人,但精神世界却很丰富。很多富人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富有,精神世界极度匮乏,但是,此次捐款行为,却告我们富豪们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间进行的一次华丽转身,这次转身,富豪们的精神境界得到了一个更高层次和更好领域的升华。现在的富豪们,不仅要运用自己的智慧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来致富,创造社会财富,还要把创造的财富做一些慈善事业,为社会的发展做自己的奉献,也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另外一个领域得到发展和体现。

富豪,应该有这样的责任和担当,担当起自己作为时代人物的担当精神,为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不仅促进社会的发展,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屈原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远大理想的教育了多少中国人,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的大爱精神千古流芳,文天祥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让很多革命志士以生死相许……他们都是精神的伟人,为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精神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现在,富豪们捐款一半财产作为慈善事业,不仅带给社会巨大的物质财产,也给社会留下了巨大的无形的精神财产,为时代精神注入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古以来,商人被作为无奸不商的代名词,确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企业家和生意人在这个方面动了很多小聪明,但这些人最终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仅危害社会,也让自己的企业烟消云散,比如,冠生园、三鹿奶粉等企业,都是因此而消失的企业;也有文强、王怀忠等腐败官员,不为社会做贡献,只知道腐败和贪污,最终的结果是被双规,甚至被判处死刑。

企业家需要华丽转身,我想,现在的官员们也要进行一次华丽转身,不要一味的贪欲和私欲而存在,而是真正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做一个爱民和手人尊敬的官员。古代官员说得好:“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豪言壮语,现在国外很多官员只收取象征性工资,其实质就是要借用这个政府官员的职位更好的为社会的发展做自己的贡献,体现自己另一个方面的人生价值。因此,为官者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就要为社会做贡献,而不是贪污受贿,否则,伤害的最终是自己。

支持本言论,请点击这里支持!

 如果反对本言论,请点击这里反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