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像教育家一样思考
(2010-03-24 19:13:31)
标签:
政治教育家教育科研大方之家中国 |
分类: 教育 |
像教育家一样思考
文代安荣
本文系《像教育家一样思考》一书的序言,刊发在《教师博览》原创版时题目改为《新教育,从心开始》
1
新教育,从心开始!
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自然成了路。”我坚信这样的真理,任何道路都是人们开辟出来的,任何成功都是人们走出来的。我也在上下求索,寻求一条属于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
走什么样的路,关键看世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开垦。
很多教育家、专家学者,头顶耀眼的光环和显赫的头衔,其实也是从一个普通人,揣一颗平常心起航的。但是,他们却有教育家的气质和品质,有专研科学教育的态度和精神,有向教育家一样思考的良好习惯和实践精神,有为了达到真理而上下求索的九死不悔的精神。正是这样的精神和品质,才熔铸了一个个教育家的诞生。
年轻人,就需要有这样的理想和精神态度,在这样的精神和理想的支撑下,才能不断求索,才能不断创新,才能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进步的灵魂,教育也是一样,需要创新,需要教师打破常规,与时俱进的教育,根据教育对象的不断变化而更新自己的教育方法。
像教育家一样思考和行走,也会别有洞天,也会有另一幅新气象。
3
教育,是塑造人灵魂的工作,而不是一般加工厂式的产品复制。加工厂只需要反复不停的重复劳动,教育则需要有思想、灵魂,并把这些思想和灵魂熔铸到学生的生命和血液中去,造就一个完整的人。
教育,一定要有激情,但绝不是表演。教育激情和表演是两回事。
激情,是教师满腔热情的教学态度,是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和忘我的精神境界,这样的教育,才能在课堂上找到教师,找到学生,找到师生的对话和现代课堂的生成。
表演,仅仅是把别人教案进行复制,甚至是毫无感情的复制,没有熔铸自己的生命和价值观在里面,这样的课堂教学是非常呆板的教育。
现代教育,需要课堂生成,在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还要生发出师生的对话与交流,让这种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生成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和复制。
4
蒙田说:“灵魂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它就会丧失自己。”有目标的人生,才能有方向,才有动力,才有奔头和信念,才能克服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
像教育家一样思考,才能熔铸教育家的品质和气质,才能多一些灵气而少一些匠气;才能少一些迂腐气而多一些大气。
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成就不会超过他的信念。没有目标和理想的人,即使很勤奋,也终究不能成什么大气候,关键在于他的理想决定了他发展的高度。
古人云:“胸中没有大目标,一根稻草压断腰;胸中有了大目标,泰山压顶不弯腰。”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座金色的你,等着你去发掘,但你必须相信它是真实的。如何使金色的自我呈现出来,这就要看你给自己定制的目标是否高远,是否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看看周围成就卓越的人,拿他们做榜样,学习他们的长处及成功之道。
爱因斯坦说:“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一个人心中要有点信仰和目标,有信仰和目标,才能朝着这个方向奋斗,才能挖掘自己的潜能,才能为之生活得更加美好,甚至创造出人生的奇迹。否则,只有不停的唠叨和厌弃,甚至失去自己的美好前程。
5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林格伦说:“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以既在学校内也在学校外都完全拒绝学习而告终。”
教育是顿悟的艺术,就是引导灵魂的眼睛抽身返回自身之内。教育需有信仰,就是要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人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教育不仅是知识内容的传授,还包括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和灵魂的启迪。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教师不仅应该是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在课堂中不仅应该关注学科内容,更应该关心学生的思维和状况,而这思维状况不仅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表露出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整个心灵。教育必须触及学生的心灵。
教育所要传递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条理的一种深刻的认识,以及与知识掌握者生活相关的特殊的认识;它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对风格的鉴赏力,也即对美的鉴赏力。
教育家的思考方式,就是要熔铸学生的自信力、思考力、观察力、分析力、创新力等的培养,以及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在这样的教育思想下成长,在这样的思想下去放飞自己的理想和个性。
像教育家一样思考,它不是教条,而是一种方法、一种理念、一种智力工具、一种思维技巧,有助于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
像教育家一样思考,不是具体的方法,而是一种理念,需要教师各自根据自己的文化水平和班级情况等实际情况,进行多维的动态探索和科学求证,引导学生昂扬向上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态度和品质。
教育家的思维方式要充实其他领域的知识:历史、文化、政治、心理,这样才能是健全的人,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有了广博的知识,才具备像教育家一样思考的内涵,才能在课堂对话中生成知识,熔铸智慧。这需要不停的扩大自己的读书范围和视野,把自己的一桶水变成一湖水。
现代教师,在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下,人浮于世,浮躁和功利化教育蒙蔽了人们的视线,能够静下心来读书、读点教育著作的教师越来越少,这需要有一种精神,一种思维着的精神和静心的精神。
6
什么是教育家的思考方式?
像教育家一样思考,是一种理念和方法,但也可以从中窥见一些教育家思考的方式和人生行走的态度。教育家一般都有哪些良好的品质?
教育家喜欢读书,学习古今中外名家的教育理念,高屋建瓴,甚至能够博采众长,能够跳出教育看教育。他们有着执着的追求、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教育艺术,但他们的成功更是因为他们有着比普通教育工作者更为超前的教育观念,他们总能超前地认识到一个时代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观念。
教育家喜欢重视科研。教育科研是现代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科研的本质就是使教育和教学获得一些实质性的改变,学生素质获得一些真实性提高。教育家的教育生命力来自教育科研。教师的未来和未来的教师,都将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凡是有较强研究意识的教师,与其他人相比,他的成长速度更快,职业的境界更高。教育科研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像教育家一样思考,就是要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才能永久地保持对学问的兴趣,保持对教学的热情。
教育家拥有健康人格。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幸福感的。一位教师优秀,是因为工作时的那种有滋有味的幸福感,那种在日复一日,平常、平凡的工作中,不断能发现新奇、新鲜、新意的无限乐趣,那种看到自己的教育智慧在学生身上得以验证的满足感、成就感。
教育家具有很强的亲合力。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真理的追求。教师亲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只有把学生当人看,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才能容忍学生的缺点,尊重他们的话语权,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教师亲和力的目标是个性发展,教师拥有较高的亲和力,才会拥有宽广的胸怀,才能够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允许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并真诚地帮助他们在非本学科领域里获得成功。
教育家善于反思和写作。只自我反思既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实践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审视,做出理性思考,并用以指导日后的教学。反思型教师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只有深刻理解反思的过程和核心,把反思的方法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才能逐步迈进批判反思之门。
7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我们只能在不同的选择中权衡。像教育家思考,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付出更多的休息时间去博览群书,去熔铸自己的“教育家”的思想。
像教育家思考,就需要有教育家的气质、教育家的行为方式、教育家的理念、教育家的忘我和奉献精神,这是像教育家一样思考最本质的地方。
像教育家一样思考,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教师需要读更多的书、接受更多的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并用这些教育理念作用于自己的教学课堂。
像教育家一样思考,就需要教师为教育尽心尽力,并心怀热诚;需要教师不断反省通识教育的性质和重要性,并把提供良好的通识教育视为己任;需要教师把自己的学科作为基地,大胆进入其他学科,而不是把自己的学科当作一座城堡,在里面享受清静的生活。
8
像教育家一样思考,我认为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思维着的精神;一种气质,一种昂扬向上的气质;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孜孜不倦的求索的生活态度。
《像教育家一样思考》一书,不是一本具体的学术专著,告诉读者应该怎样思考,如何思考,而是从
像教育家一样思考教育、像教育家一样有理想、像教育家一样关注教育、像教育家一样关注教育改革、像教育家一样关注教学和科研、像教育家一样行走、像教育家一样成长这七个方面,告诉读者,教育家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其实,教育家就是这样把握生活的细节,把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学生,用自己的情感去做教育,用自己的生命去为教育讴歌和舞蹈,最后才成为了教育家。
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教师,那是天方夜谭,中国也容不下这样多的教育家。但是,每一个教师可以像教育家那样思考教育、用那样的激情去做教育,力求做到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当自己的“教育家”,当自己学生的教育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享受“教育家”那样的教育。如果一线的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像教育家一样思考,中国的教育就有希望了,教育业不需要怎么改革。其实,这也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改革,是一十分种有效的改革。这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尽管,这有点天方夜谭,痴人说梦,但我希望教育朝这样的方向发展。教育家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教育要造就这样一些不是教育家的教育家,让他们舞蹈、呐喊、歌歌唱,推进教育的发展。
9
一路走来,很辛苦,但收获更多的却是快乐。
每当自己激情昂扬的在课堂自由驰骋的时候,每当看到自己的文章一篇篇得到编辑首肯的时候,每当自己在读书和记录自己教育言行、教育语录的时候,都会生发一些愉悦和快感,一般的看影视剧、麻将、蹦迪、旅游等是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我虽然不是一个教育家,但我有一颗昂扬向上的心;我虽然不是思想家,但我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大脑;我虽然不是大方之家,但我怀抱大方之家的梦想……
我只是一个小草根,非常渺小的小草根,但我也要用心做教育,用心做新教育,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出自己教书的感觉,迸发出当教师的感觉。
小草根,心教育,这是我唱响的教育乐章!
新教育,从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