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西兰小学:数学是这么学的

(2014-03-07 06:23:53)
标签:

新西兰

小学四年级数学

育儿

分类: 小学生活~学在海外
每年年底学年结束的时候,小孩儿都会背回来一大堆各种各样的本子,新西兰的小学跟中国的小学不一样,这里的孩子们是没有课本的,国家教育部对各年级的孩子有一个统一标准,老师们就按照这个标准来给孩子们进行教学,各个学校老师们所选的教材是不一样的,教学形式非常自由化,不过是殊途同归的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1EN00SIGG.gif

天天小朋友刚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学校的数学教育,因为一直都以为国外的基础数学教学比较薄弱,常听人说小孩儿都七八岁了还扳着手指头脚指头来算加减法,所以就特别关注小孩儿在学校里数学都学了些啥老师都怎么教,每次跟老师的面谈也都会刻意讨论些关于数学方面的问题,一来可以了解老外的教学方式以便入乡随俗知己知彼,二来可以在家里有的放矢地给小孩儿扩展一些学校里学不到而很重要的相关知识。

不过几年下来,随着对这里数学教学的了解,妈妈的担心越来越少了,这里的数学教法跟国内差别很大,首先, 对于不同能力的孩子要求是不一样的,按照孩子自身的能力分成不同的小组来学,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只会扳着手指头来算数的,如果你的孩子数学有天分,那学校一定不会埋没;其次,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比较注重更多地给孩子们拓宽知识面,而并不要求有多深入,也就是说什么都教一些,让孩子对什么都有个概念,至于有多精进是不要求的,当然对于最基本的东西老师是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要过关的,比如,乘法表之类的基本常识性的东西。每天的作业就是反复训练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再者,对于解题方法(strategy)很注重,虽然有很多的方法是跟我们中国的方法不一样,但是对孩子这方面的训练是比较多的;最后,学校对于数学的教育更重注跟实际生活的结合,比如,讲分数的时候,老师会以家里吃东西为例,让分数变得更感性。老师也经常鼓励家长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渗透对数学的理解,他们经常说的就是,学数学就是为了生活中用的。

就拿小孩儿去年一年的数学学习为例,来看看新西兰小学的数学教学吧。
[PS:小孩儿去年7岁,小学三年级,不过数学课是跟四年级孩子一起上的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1EN00SIGG.gif]

学年开始要准备的一堆本子里,最大的那个就是数学本子,里面全是空白页,孩子们要在里面做各种练习,老师也会经常复印一些习题让孩子们做了然后粘贴在本子上,学年结束的时候,空白的本子就变成写满画满贴满的了。


http://s11/mw690/001nv0xHgy6H71EJJxM1a&690
这个数学本子是不是让人觉得很可爱?
“FUN DOING MATHS”
是啊,如果孩子们觉得做数学是件有趣的事
那还会学不好?
我们家小孩儿的数学本子是所有带回来的本子里最破的一个
可以想象这个本子的利用率有多高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698EN00SIGG.gif


http://s11/mw690/001nv0xHgy6H71EU8Z4ca&690
封底上列出了所有常识性的知识
每天翻看一下想不记住也难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698EN00SIGG.gif


http://s4/mw690/001nv0xHgy6H71FfBsLc3&690
这些就是每天都要测验的basic facts
家庭作业都是这些了
老师测验的时候会记下每个孩子所用的时间


http://s13/mw690/001nv0xHgy6H71FxO8Y9c&690
这个是关于数的组合的训练
让孩子们画出来,一个数可以有多少种组合
对于页面,老师并不过分地强调大家一定要统一
每个孩子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表达方式


http://s7/mw690/001nv0xHgy6H71FIigKa6&690
哈,瞧这密密麻麻的两页
是对于乘法的算法训练
怎么样做两位数乘法,如何分解来做
老师对孩子们的鼓励随处可见
本子上经常可以看到“Good job”的字样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http://s9/mw690/001nv0xHgy6H71GTXO818&690
对于几何知识的初步渗透
有时候经常想,对于只有7岁的孩子,听得懂吗?
这就是所谓的拓宽的指导思想了
相信等孩子们上了初中真正接触这些的时候
这些初级的东西一定会有帮助


http://s12/mw690/001nv0xHgy6H71HeX0L7b&690
乘法表的训练以及几何图形的训练
这种教学貌似有点儿杂乱
可是实际上,小孩子的思维不就是很跳跃的吗?
对于新鲜的东西他们很乐于接受
也很有兴趣去探讨
浅尝辄止也许正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1EN00SIGG.gif


http://s14/mw690/001nv0xHgy6H71Hx8lv1d&690
对于时间的训练,从感性到文字
从图形到解题

 
http://s14/mw690/001nv0xHgy6H730rdwN2d&690
这是我们所说的应用题:problem solving
如何从题目的叙述中抓住关键的东西
然后用一种孩子们可以理解的列表方式解决问题
题目是“Pigs and Ducks”,跟我们传统的“鸡兔同笼”是异曲同工
在这个年龄段,用这种直观的方法是孩子们容易接受的
到了高年级了,还会有更多的那个时候可以理解的解题方法



对于国外小学数学的教学,最大的感受就是
因势利导,不强求
让孩子们始终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