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琴路上,钢琴老师的选择至关重要

(2013-01-09 06:28:08)
标签:

钢琴老师

指法训练

好习惯

分类: 宝贝学艺~兴趣多多
http://s10/mw690/4b4da181gd2ce7b3ffa99&690去年的八月份正是我们这里的大冬天
不过倒是应了现在国内的气候

去年的十一月份,终于给天天小朋友换了钢琴老师。

话说两年前刚刚学琴的时候,钢琴老师是经朋友推荐的,都说这个老师比较重视培养小孩子的兴趣,不会过多严格纠正手型啊指法的,很适合初学琴的孩子。

事实证明,当初选这个老师也算正确,孩子在轻松的状态下进入,没有把弹琴当作一个大负担而讨厌,当然,作为陪练的妈妈也是抱着培养兴趣的念头来陪,根本不能跟那些严格的陪练妈妈们比,就这样,一年下来,小同学虽然有时候也会懈怠不愿意练,但是对弹钢琴的热爱却丝毫不减,执着地坚持要弹。

弹琴的兴趣算是有意无意地培养出来了。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 妈妈发现小同学基本属于停滞不前还稍有退步的状态,如第一年般的飞速进步状态已经无影无踪了, 妈妈自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光急没用,找原因吧。

钢琴课只有半个小时,妈妈是从头到尾陪在旁边的,这期间主要是给老师弹上次布置的曲子,弹过了,再给一首新的回家弹,而老师并不规定多少次一定要弹过,因此,小朋友如果在家不认真练的话,四五次才能弹过一首曲子。妈妈感觉每次老师只是不停地在纠正弹错的音,而没有刻意去训练孩子的识谱技巧,随着曲子的难度增加,妈妈已经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亲自上阵演示了,在家的练习也就因此大打折扣。

而且,老师基本就不纠正小朋友的手型和指法,就此问题妈妈问过老师多次,老师总是说孩子还太小,纠正手型还太小。关于纠正手型,妈妈也很有些迷惘,都说从小养成的习惯很难改正,那不是应该从小养成好习惯才对?

再有,老师都不严格要求,妈妈再严格也没用,孩子嘛,哪个不是更愿意听老师的话?

妈妈于是想是时候换个老师了。

以前的老师来自印尼,不会讲中文,教学理念是西方的一套,以孩子兴趣为主,不强迫孩子做任何不喜欢的事情。中国来的老师,大多是移民过来,从前在国内弹钢琴,教材是从国内带过来的,英语都不是很好,全中文教学,教学方式也很中国化,不过一般都会相对要求的严格一些。

妈妈很希望能找到一个可以中西合璧的老师。

就在妈妈到处寻摸老师的时候,奶奶在社区里认识了一个朋友,在国内是专业弹古筝的,她的女儿是钢琴老师,据说从四岁就开始学钢琴,之后的专业也是钢琴,跟父母到新西兰后,又在奥克兰大学读了音乐系的研究生,现留在大学里工作,业余教小孩弹钢琴。为了教好孩子,还专门去学了儿童心理学。哇,听了奶奶的介绍,妈妈直觉这个就是我们要找的老师。

于是约好了跟老师见面,老师是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天天小朋友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像大姐姐一样的老师。经过交谈,妈妈也很满意,首先,一次课要上一个小时,涵盖包括打节拍,唱音,认音,乐理和手型训练等等一系列的内容,听起来让人感觉很专业,而且这样可以为以后考级做好充分的准备。

然后老师规定,妈妈不可以陪在一边,理由是这样孩子可以集中精力。很好,正合我意。

第一堂课,妈妈陪着,一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了,枯燥的乐理学习都以孩子喜欢的游戏形式进行,而且课堂上的内容老师都会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对每一项都会给不同的评分,分数用不同的图标来显示,回家家长一看就明白该在哪方面来加强训练。然后,接下来一周的作业也写得清清楚楚。

关键的一点,新老师看上去和气得像个姐姐,其实要求很严格,对于手型的训练也很有独特的一套方法,而且英文讲得非常流利,又可以用中文解释,因为受过西方的教育,跟孩子的沟通互动也非常顺畅。

两堂课陪下来之后,妈妈这心算是放下了,天天小朋友也明显对上钢琴课兴致高了许多,有一次竟然说,我真盼着快点儿到上钢琴课的那天。

漫漫学琴路上,能够找到一个好老师,真的是非常重要!

学琴路上,钢琴老师的选择至关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