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多年前,在深圳的莲花山,有一个老人相亲角,全都是深圳老人,但他们不是为自己相亲,而是为自己的儿女相亲。他们拿着写有自己儿女个人介绍和求偶要求的征婚广告,挂在莲花山公园边的铁丝围栏上,然后互相寻觅与自己儿女合适的婚恋对象,再安排儿女相亲,尽管收效甚微,但却成为深圳莲花山上的一道风景!
最近浏览头条,发现好多青年男女的婚恋问题,也都是依靠传统的“相亲”来解决的。就是依靠亲戚朋友互相推荐,在农村,甚至还复活了过去的媒人现象!最近有一个奇葩的相亲,相亲地方选在餐厅,于是,女方带来了23个亲戚,光一餐饭就吃掉2万多元,吓得相亲男一走了之哈哈!

我理解不了的是,相亲,这个在中国非常古老的婚恋方式,为啥直到今天还有市场?要知道现在的通信和交友方式,相比于30年前和几百年前要方便好多好多,我们有手机有互联网,有专业的交友网站和婚恋网站,还有qq、微信、陌陌、微博、今日头条、知乎、抖音、快手、火山等无数的交友软件,而且,现在的人,文化程度和接受新事物程度远远超越30年以前吧?可为啥婚恋问题解决不了,却依然要靠相亲?有的城市甚至还搞大型的相亲会,我晕!

1981我退伍回家,我父母和姐姐也帮我张罗相亲,我以要复习高考为由拒绝。因为我内心压根都讨厌相亲:两个人被预先准备好的相亲,还能有什么情趣?从各自的眼光我就能感觉到,都是在与各自的条件进行匹配,完全是一副商品交易是否公平的架势!我不要!我必须要靠自己追求,而且我喜欢一见钟情的浪漫感觉!

我恋爱过无数次,但都是我主动发起的追求攻势,而且不管对方有没有男朋友,不管是在路上、车站、机场、餐厅、商场等各种场所,只要发现能令自己心灵悸动感觉的女性,我都会发起追求攻势,成功率90%!后来有了互联网,尽管我的年龄越来越大,对婚恋对象的身材颜值要求和一见钟情纯粹性没有改变,但依然很容易发生一段恋情,根本用不上这种老土的相亲!

我现在的老婆就是我通过QQ条件搜索,运用自己的语言聊天技能获得的,当时她远在3000里之外的哈尔滨,年龄刚满22岁,但我能让她乖乖自己飞来深圳与我相会,并最终心甘情愿嫁给我这个无房无车无存款的60后,相爱至今!恋爱这么难吗?非要依靠相亲?到底是我们的恋爱能力衰退了?还是我们真的不懂什么是爱情?抑或是现在的恋爱性质变了——纯真的情感让位于物质条件的匹配?大家怎么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