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东北人竟然是这样生活的……

标签:
横向思维东北人沈坤赵本山小沈阳 |
分类: 性感文字 |
到了东北,无论是经商,就业,办事,升学,工作,几乎都离不开“托关系“。到处都盛行潜规则,晋升要托关系,办事要托关系,上班要托关系,上学要托关系,办婚宴要托关系,看病要托关系,住院要托关系,甚至火葬场烧个爹妈也要托关系。
有个故事说四个老人打麻将遭遇煤气中毒,被直接送到火葬场,一看前面排了十个老百姓,局长一个电话,直接第一个给烧了,处长的一个批条,第二个烧了,科长塞了五百块钱,排在第六个烧了,等到烧完十八个的时候,这老百姓的亲爹缓过来一口气儿,活了。
你问最后一个为啥不是十四号?笨呐,前面又送来几个有关系加急的呗….。因为在东北办事如果你不找熟人,一切都走正规流程,那么只有一种结果,你前面永远有插队的。
托关系行贿的结果是什么,就是托关系是使用不正常的手段,为自己谋取不正当的利益,这是文明社会公平发展的大忌,但是恰恰在东北就是盛行这一套。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结果只能导致东北各个领域都出现了“逆淘汰”的现象:
能做的比不上能说的
有能力的比不上会搞关系的
凭本事的比上送礼的
有资质的比不上有背景的
2003年以后政府部门就很少有凭本事干上去的干部,不是靠父母亲戚背景,就是靠战友同学背景,要不就是靠金钱开路。所以,就出现了一些掌握大权的官员子女大学毕业几年,不到三十就当了处长,有的不到三十五就当了副局长,这些超常规的升迁靠的是其父母用手中权力给其他官员输送的利益,最后损害的,是整个吏治的公平和晋升渠道的公平。
再说公务员,东北地区因为背景不同同样年纪学历的公务员被分成了三六九等,一等一是手握实权官员的子女,进的是最好的处室,干的是最翘的活,晋升的前途一片光明。二等是父母认识点官员,通过其他渠道打点照顾的,他们可以干正常的活,熬到年头也可以获得晋升。
最末一等就是靠自己本事考上去的,干的最累的活,晋升的最慢,在单位最受排挤
一个辞职南下的博士朋友说,有专业需要的时候,领导请客,同事恭维,方案、论文上面不但要写上领导的指示还得落上别人的名字,这单活儿干完了,无论是升职还是分钱都没你事儿了,人家去国外考察都不带你这种穷鬼书呆子,嫌跟你聊不到一块儿去,不合群儿。
感觉自己就是一只夜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