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校学习的时候,
我们就已经养成了这样的思考习惯:在文章的第一段写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用大量的篇幅阐明自己第一段中的观点。最初的判断(第一时间的判断)是引起思维错误的另一个主要源泉。
在思维中,这种判断随时可能发生,甚至常常发生在高智商的人身上。
有人提出了建议,思考者就立即做出第一时间的判断:他是否喜欢这个建议?然后,他就会运用自己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逻辑推理能力支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这样的判断很可能基于偏见、被动的情绪、个人的信念或特殊的生活背景下对于社会的认识等。
譬如,早些年,我在给企业家们将营销创新课程的时候,我会很自负地告诉大家,我沈坤能解决任何营销难题。这时会有很多人很不舒服,甚至提出反驳,然后反问我:你有多少身价?因为按照逻辑判断,既然你有这么大的能耐,你必然会是一个身价竟然的富翁,否则,你说的话鬼才信你……这就是对抗性思维和逻辑的对照。
在政治、法律等领域,我们常用的都是传统的对抗性思维体系。这个思维体系建立的基础是对于某个观点的逻辑支持。这个体系认为,如果我们能够用逻辑解释一个观点,那么这个观点就一定是正确的。但有时候,我们可能会看到相互矛盾的两个观点,这两个观点都有合理的逻辑支持,只是它们的价值体系与感知体系有所不同。
我们认为最初的判断有什么害处?因为我们相信,真正重要的是对于这个观点的逻辑支持。按理,如果不能为一个观点找到符合逻辑的解释,那么我们最初的判断就必须更改。然而,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发生过,因为充满逻辑技巧的大脑总能够创造论据,成功地支持任何一种观点。
只有在经过思维训练有素,掌握横向思考的技巧之后,才有可能学会用“探索”的过程取代逻辑的支持,我们才能全面衡量当前的形势,并且延伸我们的感知。“探索”为我们的感知开启了道路,而“逻辑推理”却堵塞了这条道路,避开了那些找不到逻辑支持的领域。我们的大脑有一个特点:如果没有其他事情可做,它将会自动做出判断。
判断是一个基础的过程,跟识别、认可等过程一样,它们都属于人脑的基本过程,属于思考模式形成与思考模式使用的活动。判断与识别略有不同,判断包括情绪的因素(“我喜欢它”或者“我不喜欢它”)或者跨越时间的因素(“它能成功”或者“它会失败”)。判断的同时还允许偏见或受已存在的观点影响。
最初的判断的确是一个非常基本而习惯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学习横向思维,学习创新技巧,就必须要打破这种最初判断的习惯,我们是探索,而非提出论点,再寻找论据,那样于事无补,因为创新是创造新事物,而判断仅仅提供某种证明,即便提供证明,也因为深陷逻辑而出现错误。
不是先提出一个论点,然后求证。而是不做任何判断,进入一个从未进入的领域,去发现各种从未被发现过的新事物,才是一种真正的创新过程。在创新领域,任何对抗性思维都不可以存在,因为它只能破坏我们的创新!让创新毫无根据,让颠覆无迹可寻,横向思维能做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