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新故事:他才我们中国真正的大师

(2016-02-02 11:38:47)
标签:

沈坤

沈坤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

创新思维

鲁班

分类: 沈坤随笔
创新故事:他才我们中国真正的大师

真正的大师不是到处宣扬自己知道什么懂得什么和感悟什么,而是实实在在地凭借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感悟,为我们人类社会创造能够造福人类的新事物新观点,不能创造价值的大师都是忽悠!我们来看看,中国真正称得上大师的人物:鲁班。

鲁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今山东滕州人。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 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他和徒弟们只好上山用斧头砍木,当时还没有锯子,效率非常低.一次上山的时候,由于他不小心,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却一下子将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锋利?

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

这同样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牙齿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这两件事给了鲁班很大启发。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结果果然不错,几下子就把树杆划出一道深沟,鲁班非常高兴。

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拉了一会儿,小锯齿就有的断了,有的变钝了,需要更换竹片。鲁班想到了铁片,便请铁匠帮助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

沈坤点评:在鲁班之前,肯定会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莫划破的类似情况,为什么单单只有鲁班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锯,这无疑值得我们思考.大多数人只是认为这是一件生活小事,不值得大惊小怪,他们往往在治好伤口以后就把这件事忘掉了。

而鲁班却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和正确的想法,很注意对生活当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观察、思考和钻研,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甚至获得某些创造性发明。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留意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勤干思考,会增长许多智慧。锯发明以后,鲁班又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古书对此有很多记载。

一个人之所以成为发明人,不是因为他仅仅在一种偶然的发现中获得了某种感悟而发明了某件新事物,关键就在于他的发现。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为什么仅有一个人对此产生了关注,并通过观察与思考而触类旁通发明了新事物呢?

我想我已经说了够多的了,一个创新者基本的素质就在于细心的观察,然后通过观察到的事物原委进行创造性联想,从此物联想到它物,然后产生了创新联想,也许就是这样,成就了许多的科学家,鲁班发明锯子的原理其实就是这么一种过程,发明家很少,就是因为善于细心观察和勤于联想思考的人太少了。

创新不是发明家的事,发明家也不是天生的天才,只是他们比普通人多了一点善于观察的悉心和联想性思考,而就这些平时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细微点,被少数的人利用了,而且产生了奇迹,促使他们成为发明家和科学家,事实就是这么简单。希望喜欢横向思维创新的人,平时多多培养这种观察和思考,并养成这样的习惯,我相信,你也会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创新者。

创新故事:他才我们中国真正的大师
扫描二维码,立刻关注中国独家创新平台:沈坤横向思维(skhxsw)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