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沈坤策划
沈坤策划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7,773
  • 关注人气:12,8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新传奇:世界上第一座室外电梯是怎么发明的?

(2016-01-08 00:02:24)
标签:

沈坤

沈坤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创新

横向思维

创新故事

分类: 沈坤随笔
创新传奇:世界上第一座室外电梯是怎么发明的?

很久以前,有一家酒店的电梯不够用,打算增加一部,于是酒店请来了建筑师和工程师,商讨如何增设新的电梯。通过头脑风暴,专家们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每层楼都打一个大洞,直接安装新的电梯。方案被酒店高层确定下来后,两位专家坐在酒店前厅商谈工程计划。

他们的谈话被一位正在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听到了。清洁工说:“如果每层楼都打一个大洞,肯定会尘土飞扬,弄得乱七八糟的。”工程师瞥了清洁工一眼,不屑的说:“那是难免的,你说该怎么办呢?”,工程师满脸的鄙夷,语气中带有嘲弄的意味,他们心想,你一个清洁工懂啥呀?

由于清洁工天天在这里上班,对这座酒店大楼十分熟悉,再加上他善于观察,留意生活,他立即说:“如果我是你,我就会把电梯装在楼外……。”工程师和建筑师听了这话,相视片刻,不约而同地为清洁工的这一想法叫绝,他们立刻前往酒店的各个位置查看,发现确实可以把电梯安装在室外靠墙,这样就不需要打洞,破坏建筑的原有结构了。

于是,便有了近代建筑史上的伟大变革——把电梯装在楼外。现在,即便是我们中国,也随处可以看到装在室外的电梯,很多商场的观光电梯就是用一个透明的玻璃罩子,把傍在外墙上的电梯给罩住,这一切,都要感谢这位酒店的清洁工啊!

沈坤点评:从这个创新案例中,我们发现了两个核心的创新要领,一个是经验主义对创新的伤害,一个是善于观察与思考,对创新的重要性。在这个故事中,工程师习惯性地按照自己对建筑电梯工程的了解,结合酒店的需要,就这么仓促地决定的安装方案,这跟前面的胸腔叩诊法有点类似——需要打开患者胸腔,才能诊断患者的病因。

一个专门复杂酒店卫生的清洁工,也许他在这里工作的比较久,对酒店大楼的情况比较熟悉,这还不算,这个清洁工还是一个善于观察与思考的人,他虽然不是工程师,一时也不会有什么好的想法,但当他听到两个工程师说要在每层楼都打一个大洞,用来安装电梯,这让清洁工觉得会把整栋大楼弄得尘土飞扬。

这是因为他是清洁工,确保酒店卫生是他的职责,所以他的思考点只是从自己的职业角度出发的,但接下来的话,也许他自己也未必确定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可以,因为他不是工程师,他同样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直接说了出来:“如果我是你,我就把电梯装在楼外”。

工程师的脑袋里从未这么想过,但经这个清洁工这么不经意的提示,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他们经过调查发现其实电梯是可以装在楼外的,而且装在楼外根本不需要在每层楼打洞,顾客使用也更方便,这让工程师惊喜异常,从而接受了清洁工的建议。

创新的天敌是经验主义,什么是经验主义?就是逻辑思维者会习惯性地把自己对世界万物的理解,储藏在大脑的经验库里,一旦发现类似的事物就用经验库中的同类事物去套用,这样就可以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但创新是创新这个世界没有过的事物,经验库显然根本不够用。

把电梯装在楼外,显然是工程师经验库中所没有的,而要加装一部新电梯,必须要在每层楼打一个大洞则是工程师经验库中储存的方法,所以他们自然而然地采用经验。而请结构的经验库中根本没有电梯安装知识,他只是结合自己对大楼的认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因为他对大楼非常熟悉。

所以,我们不要过分迷信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库中的储存),而要多听听局外人的观点,有时候局外人的观点往往会给我们带来经验库中所没有的事物观点,这就是为什么,我在项目创意的头脑风暴会议上,有时候会邀请非项目人员参与的原因所在。

创新传奇:世界上第一座室外电梯是怎么发明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