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坤奇谈怪论:中国男人为什么喜欢在餐桌斗酒?

标签:
文化男性酒文化决斗沈坤 |
中国男人,尤其是北方男人在一起吃饭喝酒,总喜欢互相斗酒,而且,斗酒的时候有一种怪现象:在喝酒之前,谁都称自己酒量不行、不能喝酒,或者身体原因不能多喝;而在喝酒之后,谁都争辩自己喝得最多。
在北方譬如山东和东北等地,男人之间(同事、朋友或者走亲访友)在一起喝酒,以把对方喝倒(喝醉)为荣,这既是一种对朋友的尊重,也是一种斗酒获胜之后带来的成就感,所谓感情深一口闷嘛。
这虽然可以归纳为一种酒桌文化,但有一点我开始一直不能理解,这男人(在家或者在餐厅酒楼)招待朋友,为什么一定要把对方喝倒呢?这样做其实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既要多喝掉很多的酒(酒越多,付出就越多),喝倒了对方自己又要护送他回家,如果对方呕吐了,你还要清洁场地等,真的是百害而无一利啊!
后来,我在做酒产品调研和策划时,就特别想做这方面的调查和研究,我想弄明白一个道理:这男人之间为什么要如此斗酒?为此,我询问了很多喜欢喝酒的朋友,也拜访了多位在酒行业做营销的朋友,虽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但各种“酒文化”的信息越来越多,却也使我逐步走近这种“酒桌文化”的核心。
动物界,通常都是由力量凶猛的动物种类为主导,这就是所谓“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这种动物之间的权利分配原则,慢慢影响到我们人类,在远古时代,尤其是原始的狩猎时代,男人之间通常都以武力决斗来决定猎物和女人的分配,力量越大的男人,其猎物和女人的分配权就越大。这种以力量决定猎物和女人分配权的行为,渐渐成为一种根植于雄性动物包括男人的基因,被传承下来。君不见男人之间话不投机就会拳脚相向。
但是,人类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这种雄性动物般的野蛮行为逐渐被淡化,因为打架斗殴要被公安机关拘留,造成严重后果的则要被判刑入狱,因而,这种以打架斗殴耍横的行为也渐渐被社会文明所取代,但是,男人骨子里的那种以力量相抗衡的基因还在,而酒桌上的斗酒,就成为现代男人之间唯一可以进行胜负较量的战场。
而雌性动物和女人,也是以力量来评判和选择雄性动物和男人的,尤其是在中国的北方,有很多女性特别喜欢男人身上的酒味和烟味,因为,这是真男人的特征,有很多女人甚至特别迷恋男人在酒桌上的豪爽表现,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男人。
如果斗酒真的是男人之间的一种力量竞争体现,那么就很好理解了,为什么一些民风彪悍的北方地区,斗酒耍狠的风气更盛,而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就相对弱一点。
所以,喝酒,其实就是一种男人血性的体现,也是男人与男人之间的一种较量:如果“我”把你喝倒,而“我”保持清醒就是一种类似于英雄的壮举,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在朋友间到处炫耀,说“我”在某某时间把某某给喝倒了,他可真没用,没喝多少就倒了……
很多北方男人很不喜欢南方男人在酒桌上的退缩和谦让,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儒弱的表现。所以,在酒桌上,经常会有性格耿直的男人,在酒桌上勇往直前,哪怕喝倒!
而因为酒量不行而硬喝倒自己的男人,通常很容易被人接受而成为铁哥们,如果是做生意的,那么,这类男人很容易谈成功,因为,男人们都觉得,这种宁要朋友面子,不要自己性命的人,才是真正可以相交的朋友。
“酒桌文化”的另一个有趣现象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当朋友敬酒时,我们总是习惯性推脱或者认为自己已经喝多了不行了等。而在喝酒行令(猜拳)之中,无论酒量行不行,输得一方便会毫不犹豫地喝下“罚酒”,直到烂醉如泥!
因为了解了中国男人的“酒桌决斗”,我才越来越感觉自己戒酒之后的尴尬和遗憾,因为作为一个男人,如果连酒都不能喝,说明他骨子里的血性已经没有了,严重一点的话,他还能不能称之为男人,是有待观察的。
好在我不是因为怕酒而戒酒,而是因为车祸以后,医生再三告诫我不能喝酒吃辣的,因而只能忍痛割爱,成为一个“失去了血性”的不喝酒的男人,但我却特别羡慕那些能喝的男人!
男同胞们,喝酒去吧!只有在酒桌上,我们的血性才能完全的显露无遗,我们才能知道,谁,才是真正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