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坤:互联网时代,茶馆营销该如何做?

标签:
茶馆营销互联网思维网友聚会微信平台沈坤 |
分类: 营销管理 |
今天上午办完在上海最后的一件事以后,我就赶往“沈坤横向思维”微信群的第一次线下聚会地点:位于上海沪星路顺恒广场旁边的鸿熙茶馆,这原来不是预先确定好的线下聚会,而是因为鸿熙茶馆的店长付淑艳,一直在群里问我有没有办法帮助她把这家茶馆的生意做兴旺起来,我当时立刻就答应了,承诺说如果我到上海就专程过去看一次,看能不能现场给出一些改进思路,后来就慢慢演变成为群友的一次线下聚会了。
对于这个微信群和公众平台的运营,我是有一些想法的,我想通过线上线下互动,能否把对现代商业最有贡献的营销策划和创新技能,通过这样的互动,传授给群友,因为我总觉得营销策划虽然是一种系统的思维方法+专业的操作技能,但不是不可以让大家都能掌握,只要学习的方式方法对头,其实应该很容易掌握。这是其中的一个思考!
第二个思考点是,既然我们平时都在一个微信群里交流,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把自己最擅长的一面施展出来以帮助到群里需要帮助的好友,这样一来,我们微信群就可以除了讲课之外,还可以对群里好友各自的商业经营、单位营销等进行点对点的免费提供咨询和策略创意?
这次的鸿熙茶馆线下聚会的目的,其实就是第二个思考点产生的想法,我在群里说,看现场能不能给出一些好的操作思路。
随即,这个消息立刻扩散,吸引了一批营销爱好者以及群友要求参加,等到我下午1:30赶到时,鸿熙茶馆里已经有金丝猴市场总监刘杰、简禾传播公司总经理冯民、LED照明公司的余向东总经理以及上海一家茶叶企业的市场总监巫小燕等;同时专程赶来参加聚会的还有上海的两位在校大学生和鸿熙茶馆的老板。
我一到,话题立刻展开,从当前的互联网电商到化妆品销售和茶叶品牌运作等,最后,我们的话题自然落到了鸿熙茶馆的经营上。鸿熙茶馆的茶位有200多位,大小包厢十来个,茶馆的装修风格是地道的徽派装饰风格。
后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言的开始为鸿熙茶馆的改造提供了很多建议,有些建议甚至是完全可以实际操作的。
老板说,这个茶楼开始是因为个人喜欢,他是做建筑的,因为这个圈子里的朋友很多,一来一聚就会想到喝茶,就投资了这家茶楼,但没想到生意一直红火不起来。
最后,我们每个人谈了很多的看法,我个人建议这个将这个茶馆的软件重新打造一下,定位于“第二商务空间”(第一是企业办公室,第二自然是专为商务人士提供的比办公室更为放松优雅的商务接待或商务处理空间),然后建议改变“茶馆”属性名称,创造一个更令商务人士喜欢的场所名称,因为茶馆太土,联想度有限。
茶馆的包厢可以设置为“CEO1号”、“总监1号”以及“头脑风暴室”等。可以专门设置一个50人左右的大厅,用作各种精英培训场地,茶客们边喝茶,边能聆听到最先锋的商业思想和创新方法,绝对是超前的一个概念场所。
论茶楼,上海等大城市遍地都是,但是,真正有特色的茶馆没有,即便放眼全国,也没有一家茶馆品牌令我们有深刻印象,这就暗示着这个行业必须有人先入为主的进行破局。
一旦这种创新的概念诞生,接下来的品牌传播就容易得多了,毕竟,带有新鲜感的休闲场所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能将此模式稳定下来,那么这个茶馆的品牌就可以向全国其他城市加盟扩张……
其实,这种场所的创意不是今天诞生的,早在8年前,我就想象着要开一家“营销人酒吧”,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据说中国起码有8000万营销人,他们常年征战在祖国四方,如果我们在每一个省会城市开一家营销人酒吧(或者沙龙),那么等于给我们的营销人在每个省安了一个家。
每一个营销人都可以进来闲坐,消费的同时可以将自己的个人简历输入系统,也可以在酒吧的黑板上写上自己的职业和大名甚至联系方式。
酒吧每天晚上会有专家授课和营销人经验分享,你可以在这里结识到最优秀的营销专家、企业营销经理人以及专业策划人,也可以在这里遭遇消费品企业的老板和猎头公司;在这里,你可以读到全国所有的营销专业杂志。
营销人酒吧可以为全国跑各地的营销精英提供各种免费服务,譬如预定酒店、机票、跳槽求职以及营销交友活动等。
这仅仅是8年前一个头脑里闪过的念头,但现在应该是成熟了,因为,互联网使得我们全社会都成了营销人,这个时候,大家对商业新知的需求就会无穷的扩大,所以,放在今天,完全可以由鸿熙茶馆来担任,而且档次可以做得更高。
茶馆老板穆先生似乎很兴奋,尤其是我们现场这么多营销人当场喷出来的创新想法,让他有了一种绝处逢生的感觉。当然,他还是担心如果这么改变,他需要投入多少费用?茶馆是不是需要重新装修?运作的团队如何创建?等等。这些问题是事实,但也不是无法解决。关键是投资着有没有战略野心。当然,作为我们,也应该设身处地地思考一下,弄出这样一个新玩意,究竟有没有前途?精确的预算是多少?而这些,就不是我们今天能全部提供的,毕竟,我们只是来聚会的,而把茶馆的经营破局当做一个聊天的话题,也是为了我们的这次聚会具有真正的实战意义。
今天下午的谈话很热烈,除了两个大学生有点腼腆,其他人都争抢发言——我很喜欢这种状态。
其实,我也是想从这次随意的线下聚会,来看看微信好友线下聚会的完美方案,以实现我个人想对微信好友所做的公益事业——互联网时代,世界已经平了,我们更应该走在时代前例,不然,纯粹的瞎聊天又有什么意思呢?
最后,我告诉大家,等到这个微信群好友达到400人的时候,就正式开始“线上讲课分享,线下聚焦处理难题”,线上讲课分享的内容全部在公众平台分享,聚会是也可以通过平台通知粉丝,让有兴趣的或者有商业难题需要解决的微友,一起参与,到时候,我只要主持一下横向思维创意风暴,就可以诞生很多全新的商业策略。
因为晚上18:30分的航班,我们这次聚会在匆忙的3小时候结束了,离开时大家觉得这样挺有意思,并建议多搞几次,或者规模更大一些。
鸿熙茶馆的付小姐抢过话头说,行,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群友线下聚会的第一场所,我们一听都笑了起来……
谢谢上海的朋友,谢谢鸿熙茶馆的付小姐和穆老板!因为时间仓促,无法长时间逗留,本次聚会就这么短暂的结束了,期待再次相聚!
另外,有意思的是,这个平台开播以后,有不少铁杆粉丝坚持每天阅读,甚至有不少我生活中的好友给我写来读后感。昨天是我正在合作的客户好枕无忧公司的冯总,读了我前天的分享文章之后,竟然接连写下了两篇读后感,在文章中为我公司的运用提出了很多策略性建议,这真令我感动,我想明天征得他本人同意之后,全文发布出来,好让大家一起跟着冯总的思路,分享冯总的思想!
敬请关注:)
粉丝段杨给我的留言:
读冯总之信,可知冯总的谦虚与认真。年已六旬仍在学習,可以验证"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这句活。真可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精神可嘉,当属楷模。冯总的"好枕无忧"以及上海的鸿熙茶馆,都是我未曾涉足的行业;一个是家纺保健,一个是休闲娱乐服务。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况且又是我不熟悉的行业,搜肠刮肚,只能凭个人经历和直觉提几点个人看法:1、从好忱无忧网上看,产品男女老少皆宜,有好几种款型。取名"好忱无忧",缺少冲击力,不能足够刺激购买的欲望。在取名上是否有所聚焦,易记、上口、功效、冲动。XX神奇,太通俗;睡眠之宝或护X宝等等,仍觉不够完美,还应多角度去思考、挖掘。2、广告语,一话表白即可,比如"一枕解决XXX"或"用护X宝,颈椎爽极了"等。3、销售渠道,网店销售太单一,可偿试进商超或药房渠道。4、关于茶馆,在我个人直觉,即北京的老茶馆,成都的休闲茶馆,再就是棋牌室式的茶楼,在洋味十足、消遣场所很多的上海,开茶馆确实不易,如果以纯商務性或学术来带动茶馆的生意,我看未必能行的通,还应该回归到休闲、娱乐、品味、服務上。广东是有早茶和功夫茶,但没有单一专营早茶和功夫茶,凉茶店倒有。以上是个人之浅見,未必能说到点子上。最后,我也想对沈总说几句,你每天这样工作,大劳累,严重透支自己的身体,应以劳逸结合,张驰有度为宜。身体是第一位的,事业、挣钱在其后。最后,感谢沈总提供这么一个供大家学习、交流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