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沈坤策划
沈坤策划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7,773
  • 关注人气:12,8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沈坤:颠覆传统的横向思维创新风暴(1)

(2014-05-20 17:54:15)
标签:

微信群聊

私聊会

中国商业智慧创新联盟

横向思维

沈坤

财经

分类: 沈坤随笔
沈坤:颠覆传统的横向思维创新风暴(1)

【沈坤注:2014518日,我做客中国商业智慧创新联盟(BIIA)微信群“私聊会”正式开讲“横向思维创新风暴”课程,由于是第一次在微信上即兴讲授,完全靠双手打字出来的,所以,逻辑上有可能存在调理不清的问题,但因为现场群友的支持,气氛很是热烈,效果非常好!现在因广大网友的强热要求,我决定将这次创新演讲的内容整理出来,分期刊登在网上,供大家学习和保存。这是第一部分,明天我会刊登出第二部分,一共15千余字!另外,本月25日(周日),我将继续在微信“私聊会”群开讲横向思维创新风暴第二讲《概念和思维抽屉》,这是营销策划中产品策略的精髓部分,对营销策划和横向思维创新有强烈兴趣并想踊跃参加本次群活动的,请加我微信:szakun,正式向我提出申请,我择优录取拉入群中。】

热身交流

沈坤:大家对创新是怎么理解的?白月娥:适应市场,接地气,就是创新。

沈坤:我今天讲的创新不局限于营销,包括技术研发,科学发明;罗姚:对创新的理解,用更简单,更低成本的方式来达到做事的目的;Z

沈坤:说得好。其实,我们对创新的理解还是比较浅的!问一个通俗的问题:知识是什么东西?要来干什么?五分钟时间讨论一下就开始,大家随便回答,今天没有对错。朗云瑞风:知识是用来提高生产力;

沈坤:好,一种理解!还有吗?;龙歌:知识用了用到用好才是知识刘建乐:知识用来解决问题高晓东:这个问题有点大,知识是为我们工作和生活服务的载体

沈坤:不大;白月娥:我们从小学知识,其实是一种生产的本能;

沈坤:刘建乐的回答非常正确。知识,其实就是用来解决我们人生之中遭遇的各种难题的酒爷老谢:他人给予的叫知识;

沈坤:知识,就是一种客观的信息,本身无价值可言;朗云瑞风:有知识就能解决问题?书呆子也行?;酒爷老谢:自我内生的是智慧

沈坤:但当你运用知识去解决难题时就有了价值。朗同学问的好。知识本身还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解决问题有时候靠的是方法。

接下来我就开始正课,讲授一种能带来无限创意的横向思维创新方法。如果你能掌握这个方法,那么即便你没有更高的学历,哪怕你没读过书,你就同样能拥有巨大的创造力。因为横向思维本身就是一种解决难题的创造力方法和工具。

从横向思维角度来说,一个人知识越多其实未必是一件好事,因为当一个人知识处于渊博丰富状态,尤其是当他感觉到比一般人拥有更多知识时,他的创造力就会自然减弱,因为他的知识储量使得他很难接受自己经验中所没有的新事物。

感谢大家收听,也感谢私聊会给我这个与大家分享的机会。我直接开讲,不做任何的铺垫了。

关于逻辑思维

关于创新,我想先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思维模式——逻辑思维讲起。大家知道,逻辑思维是我们人类当前使用的唯一思维模式。大约在2300多年前由亚里士多德等创立。关于逻辑思维大家也应该明白,所以我不做深入分析。今天我只将逻辑思维的几个特征分析一下:

1、逻辑思维讲究思维的连贯性,它就像一根链条,一环扣一环,绝对不允许任何的脱节。脱节,就意味着不符合逻辑。譬如说龟兔赛跑,按照逻辑来说,乌龟绝对跑不过兔子,所以,这个龟兔赛跑也只能存在于我们的幻想之中,成为一个励志典故。

2、逻辑思维是以分析和判断为核心的,所以本质上逻辑思维不对创新负责。也就是说,逻辑思维本身与创造力无关;

3、为便于分析,逻辑思维对万事万物进行了二元对立,譬如黑和白、长与宽、高和矮、对和错、好人和坏人等等。如果不这样,我们就无法分析;

4、即便是头脑风暴,当发现一个新的创意,立即会用逻辑去套,发现不符合逻辑,立即抛弃。我以前也是这样。

5、逻辑思维只能以纵向延伸,犹如挖一口井,挖了一半不出水,也不愿意转换,哪怕井底下无水,逻辑思维使我们舍不得放弃已经的投入,尤其是在没有更新更好的逻辑方法之前。以前高考作文题:“这里没水,换一个地方挖”,几张挖井的漫画,让我们看图写作文,这个漫画是被当作没有坚持性而批评的典型。

 6、逻辑思维的分析、判断和推理,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没有经验就无法感知,无法感知就无法做出判断。而经验的形成,是我们人类凭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系统接受世间万物之后,在头脑里记忆成一个小仓库。经验库的好处是,我们每发现一个新事物,就会自动在经验库里套,以分辩眼前看到的这个事物究竟是属于哪一类的?如果经验库里没有匹配的,说明这是个全新的事物,需要别人引导。这个过程,就是经验的感知。

感知,是人类通过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刚才说了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去认知某种事物的一种思维过程。如果个人经验和知识中所没有经历过的事物,就无法感知;

在营销传播中,感知的力量巨大。我们企业和广告公司的很多产品营销的传播概念,消费者都会用他自己的认知去感知,所以、冰川水好还是冰泉水好或许山泉水好?如果消费者头脑里没有对这两种矿泉水的科学质量认知,他们就无法感知究竟是哪一种水更有营养价值。我们做营销的必须认识这一点。

7、逻辑思维也会进行有限的创新,但一旦发现新的可以实施的创意时,我们就不会再继续努力,更不会弃之不用而继续寻找更好更优的策略。这可以证明,为什么我们的科学发展也很缓慢,因为科学家就是在点滴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逐步由量变发展到质变,产生了更新的想法和发现。思维局限于逻辑,其实是科学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

8、在逻辑思维模式里,一些很新的创意有时会被拒绝,通常习惯性的思维是“NO”,意思是这个行不通,这个不可能,没用的等等。这样的思考方式,导致很多具有潜力和价值的创意刚一露头就被抹杀。

9、逻辑思维的核心就是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论断,而不是去发现。所以,通常逻辑思维越缜密的人,往往就越难接受新生事物。你跟一个发明涡轮洗衣机的科学家说,洗衣机其实可以做成手机这么大小的,他一定接受不了。因为他的整个思维都在涡轮里,无法想象到洗衣机的本质是分子剥离技术,而分子剥离技术可以运用超声波、红外线、等离子等技术代替,从这一科学延伸,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的洗衣机是什么样子的。

其实逻辑思维还有很多特征,但今天我们的目的不是研究逻辑思维,这里,我首先要说到我们经常碰到的逆向思维和交叉思维了。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