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沈坤随笔:令人失望的深圳T3新航站楼

(2013-12-06 22:00:14)
标签:

沈坤随笔

深圳新航站楼

深圳t3航站楼

思维传统

宝安新机场

分类: 沈坤随笔

昨天出差离开深圳来到了江苏无锡,我乘坐的是海航的航班,出发时由深圳新建的T3航站楼离港,据说这个航站楼是目前国内最新也最豪华并创造多种第一的航站楼,但我第一次体验就感觉到了它的很多先天性缺陷,甚至令人感到了非常大的失望。后来我从网上查阅了有关这个航站楼的介绍,据说,它在很多方面有创新,譬如新、多和难等。

它的新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结构理念,外形为飞鱼状,主指廊的五个凹陷区使得整个钢屋盖外形显得灵动而不呆板;

二是构造理念,钢结构支座方面,无论是关节轴承的尺寸,还是使用规模上,在国内外都是首屈一指的;

三是施工技术,中心指廊区域V型柱及缩口钢拉梁的施工工艺上的创新,使得安装过程和卸载完成后整个结构受力均衡,没有明显的应力应变集中现象。

则是体现在杆件数量多达26万件,构件长短不一,壁厚各不相同,节点复杂多变,构件弯曲曲率不同,全体自由曲面,空间异形复杂多变。

也体现在了三方面:一是自由曲面、复杂节点及构件数量给深化设计、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二是加强桁架构件类型为多内隔厚壁小方管,此类构件在制作过程中的校正、应力消除及确保焊缝全熔透等方面也存在很多的施工难点。此外,难点还体现在钢结构超大型施工组织中与土建、幕墙、地铁、高架桥、GTC等施工单位在空间和工序上的交叉施工,交叉施工的点多面广给钢结构施工中协调、沟通带来极大难度。

   其实在体验这个航站楼前,我也从各类宣传资料上看到过深圳市政府对它的宣传,这次真实体验以后却发现,这些政府官员们的眼光,全部聚焦在硬件上的骄傲,却忽略了航站楼的本质。尤其是我昨天下午因为航班延误了3个小时,而使我有足够的时间去体验这个为“深圳人所骄傲”的新航站楼,但体验的结果却让我非常失望,深圳T3航站楼——这个外表豪华得近乎于奢侈的新航站楼,再次证明中国人的思维是多么的传统僵化:注重表象,忽略本质!

从整体来看,这个航站楼的硬件设施很好,豪华、气派、结构新颖、造型独特等,但内部软件却令人失望透顶:

1、取票位置偏——我携程订票的,但发现携程柜台在远离出发厅几公里外的辅助厅里,拖着行李跑这么远实在很恼火;

2、登机口遥远——也许是因为太大了,导致从安检处到我要去的76号登机口,竟然步行了十分钟,想想吧,需要多少距离?

3、依然摆渡车——我乘坐飞机最恼火的是用摆渡车载人而不是廊桥直接登机,新机场启用,花那么多钱,我想总不会再用摆渡车载人了吧?偏不,乘客们依然要由摆渡车中转,累死人;

4、候机座椅少——在767778登机口附近设置的座椅实在太少,很多人聚集在那里要么站着,要么去很远的其它登机口寻找空椅子,而且椅子依然是硬板凳。难道不能涉及软席吗?不能让疲惫的旅客更舒服一点吗?

5、找不到充电插座——在老机场就发现了这个最有损出差人员的缺陷,尤其是现在各种数码终端太多,机场这个长时间等候的地方,怎么可以不预备给客人的充电插座呢?是设计师漏了?还是他们根本没想到?为什么不能在旅客候机休息的座椅下,多设置几个可以充电的插座呢?每一排座椅下面放置一个电话插座很难吗?需要很多费用吗?

6、依然不提供美食——新航站楼虽然新增了不少餐饮品牌,但很遗憾,依然沿袭了传统的收费结构,以高价格却不美味的尴尬食品,来使我们的乘客被迫消费,而距离又不在候机楼内,候机楼内只有少数几个咖啡品牌。难道不能提供美味又平价的美食吗?

各种奢侈品专卖店倒是开了不少,内部的装潢也是华丽得近乎奢侈,但是,外表的虚荣掩盖不了内心的苍白!我们的政府部门,主管领导和设计师们永远不懂人性是什么,这么一个投资巨大的航站楼,尽然连最基本的要求都没做到,这难道不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吗?

上述几个做得很差的地方只是我个人几个小时的体验,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有我同样的感觉,但我想,如果机场方面能为顾客提供一些上述提到的便利服务,提供与市内价格相等的美味食品的话,顾客会很感激的。要想获得旅客的满意,最好的方法是让旅客超越预期的体验,我相信当我们感到意外的时候自然会由衷的赞美,但现在,只有失望!

真想骂一句白痴领导,真想敲敲他们的榆木脑袋,提醒他们,机场的本质是服务场所,是提供一切便利,让旅客享受轻松出行便利才是根本啊,创新有个屁用?豪华有个屁用?造型有个屁用?如果它给我们带来的只是麻烦!

人在旅途,简约便利才是第一,我们到机场来不是享受生活美好的,而是因为工作或者生意是没有办法,这个看上去豪华奢侈的航站楼的广告语是“让生活更美好”,但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个航站楼给不了我们美好的享受,甚至连基本的便利都做不到,请问,你又如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啊!

所以说,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横向思维能力,才能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发现常人习惯的逻辑思维所造成的盲区,因为,逻辑思维让我们的领导、设计师何和工单位等,所有的出发点都从自身的体验出发,从未考虑过一个因为航班延误而不得不在候机楼百无聊赖地逗留几个小时的旅客,他们在想什么?机场又能提供给他们什么?

与其把那么多费用耗费在无足轻重的硬件上,标新立异地去追求什么世界第一等虚荣的豪华外形,不如脚踏实地,设身处地地去解决乘客们最恼火的因素,如果这个新的航站楼,能让所有的乘客体验到了超出他们意料之外的便利,我相信他们会由衷的发出赞叹!而只有到了这个程度,你的创新才算是真正发挥了作用,体现了价值,否则,弄那么一堆豪华的钢铁造型,最多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


        沈坤,写于20131206日,晚上22:00

沈坤随笔:令人失望的深圳T3新航站楼
沈坤随笔:令人失望的深圳T3新航站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