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影视评论 |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感情,尤其是爱情,历来就是人生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人们演绎了多少悲的欢的离的合的甚至生的死的爱情故事。很多人为了爱情不惜抛弃一切甚至生命;更有很多人根本不懂爱情,以至于酿成很多悲剧;…
《烟花三月》说是对清朝著名词人纳兰容若人生悲剧的完美再现,可是看完这部剧到让我觉得编剧把纳兰容若“不小心”刻画成了一个背信弃义不忠不孝的小人。而这一切,确实给他打着一个“爱情”的旗号,看得我是好不郁闷!纳兰容若和孔四贞的确是有过不一般的经历,而且也产生了爱情,可是我想不通的是,这份爱情真的就是那么重要吗?重要到纳兰容若不顾全家九族人的性命悬于一线?重要到纳兰容若不管另外一个善良女子的心碎和即将为人父的责任??重要到纳兰容若辜负好友孙将军的情谊,不管整个广西几万万臣民的生死和大清的国运衰微而要和孔四贞私奔去过所谓的桃源生活???我真是不明白!
要知道,人活在世上,并不是只为了一份完美的爱情的。还要有为人臣为人友为人子的种种责任,还要有最起码的做人道德,最起码的人生追求等等。可是,为了得到所谓的爱人,纳兰容若却不曾想到过这些,这不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又是什么???历史上的纳兰容若要是果真是这样一个小人的话,相信恐怕会难以被后人仰慕至今吧。
有时候我在想,像孙延龄那样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都献给一个并不爱自己的女人,值得不值得呢?其实这是个矛盾的问题。表面上看来那是人家自己的事情,人家愿意就没人能管,可是它产生的后果恐怕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那么简单了。孙延龄为了自己喜欢的女人,可以说把整个前途整个广西的前途都给赌上了。后果如何他部愿意计较也不敢计较。虽然我们现在看来他的选择是对的,是符合“爱国”要求的,可是那时他可不知道这些的,他只知道为了喜欢的人,即使前面很明摆着的是死路一条,可是他无怨无悔。孙延龄这种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爱情和纳兰容若的爱情两个相比的话,哪个更值得肯定呢?很明显,自然是后者。
我个人觉得,爱一个人就要懂得为他(她)付出,即使明知道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也要无怨无悔的付出自己的真心。因为这个付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快乐幸福的过程,能让自己的爱人因为自己的付出而得到幸福和欢乐,何乐而不为?何必非要让对方拿出相应的回报呢?所以我肯定孙延龄的爱情,虽然那是一个悲剧。而且主人公是很甘愿做这种痛苦并快乐着的地情种,外人又何足道也!
有时候我就在想,如果孙延龄对孔四贞的爱少一点,那结果又会如何呢?如果孔四贞能稍微懂得感恩一点,是不是孙延龄的死会让她稍微少一点愧疚呢?如果永远都只是如果,如果都只是在悲剧发生后人们想办法对自己灵魂的安慰,以减少自己灵魂和心灵的负罪感。往往人们在说如果的时候,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再说什么也不管用了。可见,对于死者,生者是多么地无情!
其实人生是很难以琢磨的一种存在,对于人生,谁都很难驾驭他甚至认清他。我们为何而来?我们每天所做的事情是不是值得?我们为何而爱?我们所爱的人是不是值得?人生在世,是重视生命的过程呢还是死后的评价?…其实统统的这一切都是很麻烦的东西,谁又能猜透命运之神的安排呢?但是我相信生命的价值,这种价值决不是剧中演绎的为了爱情放弃一切甘愿做一个不忠不义不仁不孝的伪君子如纳兰容若,应该是能经历生命的风风雨雨,在痛苦中成长,在成长中成熟,在成熟后沉淀,最后沉淀下来的东西才是生命的价值。人活着不能没有价值。更不能为他单纯的个人喜好而减少或埋没生命的价值。没有价值的人生不叫真正的人生,是可耻的。
总之,我的观点就是,爱情要懂得付出,人生要实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