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段英廉治疗呕吐和 泻泄经验(妊娠恶阻、肠炎)

(2008-12-14 15:02:28)
标签:

健康

中医

段英廉

治疗

呕吐

腹泻

妊娠恶阻

肠炎

分类: 医案医话

    呕吐系一症状。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其病因较复杂,凡有损于胃气者,皆可致呕。家父拟一治呕吐方,每获良效。
    党参l0克  半夏l0克  白芍8克  甘草5克  生地片35克公丁香35克  大枣18枚劈碎  干姜l0克  知母20克  远志10克元参15克  代赭石细面l0克。水煎服。
    曾有一顾姓女,年二十余,患神经性呕吐,在北京治疗半年未愈。为之疏此方,连服6剂告愈。
    另有第一期吉林省卫生厅举办的中医师理论进修班三名学员介绍来三位神经性呕吐患者,服此方亦皆获痊愈。
    妊娠恶阻多为胃与胸中脉络郁闭不宣所致。平时尚不发病,孕后月经闭止,冲气上壅,胃气不宣,则变滞之气逆于胃中而呕。治必通达胃与胸中之脉道,引胃气下行。常用方如下;
    生姜10克切碎  远志0克  元参15克  知母lo克  生地片35克  砂仁l0克捣碎  大枣18枚劈碎。水煎服

    此方于临床中屡用屡验,一般连服3剂即可见效。
    侵性肾炎尿责症的呕吐,除呕吐外兼有浮肿,厌食等症,宜于前方中加五味子10克。
    因热作呕者,可用生地片五钱领频饮其煎液。

   

    泄泻一证,主要与脾胃,大小肠有关,夏日泄泻,多因肠中郁热,乃致肠道吸收机能不良而作,家父常以下方治之:
    黄柏l0克  桂枝l0克  干姜l0克  黄芩10克  公英l0克  远志10克  甘草8克  乌梅l0克  大枣18枚劈碎。水煎服。
    慢性结肠炎之泄泻,系因结肠为邪热所伤,久而肠膜皱闭,以致吸收不良,湿气稽留,故发泄泻。此证若单服苦寒泻热之药,则肠膜之皱闭愈甚;单服热药,则肠膜为热所伤之处更增其热,故皆无效,治宜寒热并用,取其清热达郁之功,方药如下:
    干姜l0克  黄柏l0克  远志l0克  黄芩10克  桂枝l0克  公英l0克  公丁香10克  大枣18枚劈碎  元肉100克  甘草8克。水煎服。
    方中黄柏、黄芩、公英苦寒泻热;桂枝、干姜、远志辛温宣达。六药同用,则苦寒不致闭塞,辛温不增其热。元肉意在甘润养血,滋润肠膜。热得清解,肠膜得润,脉络得通,泄泻遂愈。
    《女中参西录》中“急救回阳场”治吐泻后气息奄奄至危之候最为有效。  曾治一四岁小儿,  吐泻后其医投以胃苓汤及四逆汤,病末众而现四肢厥逆,神昏,目睛上串诸症,有虚脱之势,急投以“急救回阳汤”2剂,泻止厥回而愈。此方组成有人参生山药、甘草、  山芋内、朱砂、童便等。  人参如缺,用党参也可。凡患吐泻己极、目睛上窜、气息奄奄者皆可服用。
    《衷中参西录》治泄泻多用生山药一两煎水服之,或加鸡予黄三枚,尝调屡试屡验。然山药清热止泻药力较缓,且无助胃肠吸水及散达之性,临床功效不甚可靠。一叟,暑月泄泻,某医用生山药—两治之不效。家父加入炮姜一饯,服2剂得汗出而泻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