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保健 |
分类: 临床经验 |
【关键词】
1
1.1
病例来源:2000年1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腹泻患儿共120例,男64例,女56例,年龄4个月~4岁,经粪便检查,排除痢疾、细菌性肠炎,就诊前未经治疗或虽经治疗无效的患儿,半数以上伴有脱水、发热、不同程度的呕吐、营养不良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1.2
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止泻散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止泻散治疗组:用中药车前子浸盐炒焦,山药制后共研成粉末。取1天剂量与米汤煮成糊状,分2~4次服用,可加少量糖或盐以提味。久泻者加鸡蛋黄1个。车前子:4个月~1岁者5~10g/d、1~2岁者10~15g/d,2~4岁者20g/d,山药为车前子的半量。有脱水、呕吐者给予对症治疗,适当减少奶量或暂禁食,以止泻散补充之。如腹泻重伴肠道感染时,加用敏感抗生素至粪便检查无炎症细胞时停用,若此时再用止泻散效果尤佳。对照组:用次碳酸铋或思密达类,其他对症治疗同上。
1.3
比较两组好转治愈率及平均治愈天数,统计学方法采用χ2
2
两组之间的疗效观察结果见表1。表1
3
根据2004年在中国腹泻病峰会暨儿童腹泻国际研讨会上制订的腹泻治疗方案之一:腹泻时用粥饮食。笔者采用止泻散与米汤混合,可加少量的糖和盐使口味更好,易被大多数患儿所接受。炒焦后的车前子、山药味如炒面香,色如黑芝麻糊,且富含大量淀粉、皂甙、脂肪酸、黏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能提高婴幼儿食欲,避免因饥饿引起进食不当而加重消化功能紊乱,同时,补充了营养素,适于各年龄组,即使小婴儿食后也易于吸收消化。在我院将止泻散制成粉末,家长取用方便,买回后仅需同米汤煮服,每日1次,煮熟,分3~4次口服,服用时只需加温,其程序简单、易掌握、价钱便宜,长期追踪观察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婴幼儿腹泻时,由于肠壁、消化腺大量分泌或消化腺萎缩,吸收不良,消化液转移到肠腔中,加之肠壁蠕动加快,造成水泻。止泻散因其上述药理作用在肠壁和肠腔中形成一个屏障,保护肠黏膜,并为其提供营养与电解质,抑制其蠕动,减少大便次数,因其吸附剂和乳化剂作用,将肠腔内的大量水分吸收,阻止毒素刺激肠黏膜。腹泻时乳糖酶减少,适宜低乳糖饮食,而止泻散不含乳糖。据上述临床评价结果和药理机制,止泻散是因地制宜、物美价廉、使用方便的制剂,为治疗小儿腹泻的理想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2
作者单位:
404000
(编辑:宋青)
(收稿日期:200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