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上固下、疏肝调气治疗消渴(尿崩症)案

(2007-06-04 15:22:43)
分类: 奇效验案
 尿崩症表现与中医消渴相似,余用清上固下法治疗恒获殊功.曾治疗张某,烦渴狂饮8个月,冷热均可,日饮量5~6公斤,每日小便20多次,尿清长,口鼻灼热,吃饭干涩难咽,形体消瘦,皮肤干涩,唇红色赤,苔薄黄,尿糖阴性,诊断为中焦蕴热,上灼肺阴,下耗肾阴,投下方:生地15 、山茱萸6、山药30、茯苓9、泽泻6、女贞子15、花粉30、知母6、葛根15、柴胡6、白芍9、生牡蛎15,11剂后饮水减少为3100ml,尿量明显减少,仍用前法,养阴生津,佐以补肾益气固涩以治疗其本,上方去茯苓、泽泻、知母、花粉,加黄芪15、桑螵蛸12、益智仁12、乌药9,牡蛎改为30克。六剂后诸证全平。
《长江医话》  蒋立基
原按:在上述处方中余屡用柴胡,古今医家从厥阴论治消渴者不乏其人,木郁则火燔,上灼肺阴,下耗肾阴,使开合失节,本例用柴胡不仅因其推陈致新、条畅气血之功,更因其与牡蛎、山茱萸、白芍相配伍,意在使疏、柔、敛兼备,务求肝气之冲和条达,终使气血和谐,表里融达,出入升降咸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