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临床经验 |
一 中药治疗蛋白尿
1.1 益肾汤;生地、太子参各15g,党参l0g,黄芪20g,茯苓、巴戟天、补骨脂、葫芦巴各9g。水煎2汁,1日分服临床观察,本方对提高血浆蛋白,消除蛋白尿有一定作用。
1.2 龙蜂方:龙葵、蜀羊泉、蛇莓各30g,露蜂房9g。水煎2汁, 1日分服。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水之效,可治肾病蛋白尿反复不愈,有相当于免疫抑制的作用。
1.3 僵蚕粉;僵蚕研末, 每服1.5 g,日服:次。也可用蚕蛹代替。本品能抗过敏及提高血浆蛋白。
1.4 疏风汤;苏叶、荆芥、防风、芜荽、西河柳、浮萍各9g,蝉蜕6g,薄荷4.5g,薏苡仁根30g。水煎2汗, 1日分服。治疗蛋白尿久治不愈。
例1:郭×。男,12岁。2年来间歇性浮肿6次.病日甚。诊断“真性类脂性肾病”,乃转入中医病房。全身浮肿如一大水囊,小便少,腹围73.5cm,体温38.6,血压14/11kpa,小便比重1.007,蛋白(++++),颗粒、红细胞(+),血总蛋白33.5g/L,白蛋白11.9g/L,球蛋白21.6g/L,A/G:0.555:1,胆固醇l7.32mmol/L,x线摄片显示胸膜炎,两侧横膈升高。已呈弥留阶段,症极危笃。脉沉细,舌淡、苔薄。见水休治水气化水自治健脾补肾处方:生地、太子参、黄芪、茯苓各30g,破故子、葫芦巴、炙鸡内金、白术、巴戟天、生紫菀各9g。水煎服,每日1剂。外用方:鲜石蒜、蓖麻子等分捣烂如泥,敷两足涌泉穴,外以纱布扎定,日1换。
药后症状日见好转,尿量最多可达4400mL/日。服54剂后浮肿全退,精神转佳。尿检:比重1.022,尿常规无异常,血总蛋白74g/L,白蛋白49g/L,球蛋白25g/L,A/G
1.95:1,胆固醇2.89mmol/L,痊愈出院。随访20年,迄今无复发。内服方立足于肺、脾、肾三经,治水之正治也;外用之石蒜叶,似蒜韭,开白花,多见于江南庭院花圃边沿,与蓖麻子捣烂敷两涌泉穴,确能利尿.
2
中药代激素探索
激素的兴起,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新辟了途径。其作用主要在抑制机体异常免疫,确有疗效。但是它容易损伤人体正常免疫功能,亦为人所共识,出现药源性后遗症更使人视为畏途。近年曾试从中药方面寻找同类药物,以冀取而代之,经使用于肾痛综合征颇有所获。
代激素方:首乌、淮山药、黄芪、太子参、甘草、紫河车各等分,合成散剂,每服1.5克,日3次,开水送服。
例2.李男,9岁。诊断肾病综台征。已用过激索。浮肿显著,精神萎靡,脸色光恍白,血清蛋白降低,白蛋白仅2g,血胆固醇13mmol/L,尿蛋白(++++),用强的松已30天无效,改服上方半载,症状逐渐消失,实验
室检查全部正常。随访20年,无复发,婚后得1子,已6岁.
室检查全部正常。随访20年,无复发,婚后得1子,已6岁.
例3赵×,女,
7岁。肾病综台征,未服过激素。头脸及全身浮肿,经门诊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防已黄芪汤等中药治疗无效,乃收入病房。给服代激素方,每服1.5g,日2次,连续服用5个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验正常出院。随访20年,无复发,婚后育1女,母女均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