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我和心理学的不解之缘(3)---你是否有表演型人格障碍

(2011-04-05 02:03:36)
标签:

转载

漂亮!!
[转载]我和心理学的不解之缘(3)---你是否有表演型人格障碍

常有人不解的问我,在大学四年辛苦攻读的心理学,却突然在毕业之后从事了外表看来光鲜亮丽,内在却被人讽刺空洞肤浅的模特职业,会不会觉得很可惜? 其实我想要反问的是:又有哪个学生是真正将自己在大学中学过的知识直接运用到工作中去的呢? 很多的职业,都需要在从业之前进行详细的培训,连我的大学金融系同学也不例外. 大学的四年,只是给了我们一个历练自己的思维和意志的机会,不能说每个人都能够学以致用,但可以保证的是,懂得珍惜大学课程和课外活动的学生们,在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时,已经掌握了一套过硬的学习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了解和掌握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并且懂得融会生活的经验.所以说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我们在校园里经历的一切就是之后走上社会的一种衍射.

所以说,学习心理学虽然没有让我走上心理医生的道路,但却让我结合自己热爱的时尚行业,将自己的专业细致划分到了与市场营销和广告息息相关的"消费者心理学",这是一门近年来兴起的商业学科,在我所在的大学的沃顿商学院尤为热门.课程从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出发,到分析成功品牌的包装模式,推广模式,广告创意,价格定位,销售手段,等等等等,由于所接触的都是我们所熟知并喜爱的国际品牌,所以每次上这门课,我都尤为兴奋.课题一个比一个引人制胜,比如:在西雅图起家的星巴克咖啡是如何从一个针对白领人群的中高档咖啡经营到具有自己文化气息的全球连锁;比如:Jeep是如何创造出Discovery这款集合越野性能和全能舒适性为一体的中价车型而让品牌起死回生;比如:Exxon汽油公司为何要将汽油的标价定格在小数点后两位,是针对了消费者在视觉上会将6.99归类为6元范围内而不是实际价格更接近的7元;比如大型超级市场的物品排放走向是跟每个国家的汽车驾驶座的方向决定,英国是右舵驾驶,于是商品顺时针排列,美国则是逆时针;比如:当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是如何重新规定机票的价格,将混乱的价格战简单明了化为4个阶段的不同价格,让顾客清晰明智的选择自己的航程的同时又让旅行社好不吃亏;再比如:为什么快餐店里的装修颜色会是红黄等跳跃的颜色,那是因为这样的色彩会让客人感到烦躁因此不会久留。

很多的产品在设计和功用方面力求完美,却在市场定位上错误估计了形势因此错过了销售的大好时机。很多产品本身并不出彩,却在行销模式上创意优先,找准了消费人群,抓住了他们想要购买的心理,一击即中!可见心理学在商业运作中的重要性。于是,当我在大学毕业之后重新走上时装模特的道路时,积累的这些知识,让我的工作变得更加有趣了。通过和不同品牌的合作,以模特这个特殊的角色,我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仔细观察和分析每个成功品牌背后的故事。从设计本身,到网络设计,到包装设计,到销售方式,到广告拍摄,到广告投放,到品牌文化,到准确定价,到活动推广,等等等等。我每天所接触到的是品牌从上到小每个层面的工作人员,跟他们取经,就算今后没有什么用途,也会觉得趣味多多。而有趣的事情不止于此。

模特的生活和空姐,邮差,导游,没有什么两样。常常需要四处飞行,每一次工作所接触的团队都会有所不同。而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很多都是创意世界里的精英,说起擅长创意的人,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灵感也同时让他们的行为有着异于常人的闪光之处,其它行业里的人也许无法理解,而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我却可以略之一二。

我们所在的这个时尚圈,是一个奇妙又令人向往的地方。很多年轻爱美的人们,挤破了头皮都想要冲进来一探究竟。而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圈子里,坏脾气的人,言语刻薄的人,爱暴露的人,爱虚荣的人,奇装异服的人,同性恋的人,精神抑郁的人,自杀自虐的人,生活不规律的人,酗酒抽烟吸毒的人,暴饮暴食或者疯狂节食的人,比例上来说非常非常的多。由于如今有了一种新型的自我宣传信息渠道:微博,tweeter,通过这比博客更快捷更广泛的网络,让更多人的真实行为和心理表露了出来。

有的人,逢人就叫“宝贝儿”,“亲爱的”,没见几次面的都要称作“表哥表妹”,“一家人”,动不动就会说某某重要人士是我特别好的朋友。

有的人,只要买了名牌,就爱拍照在网上晒命,出门坐上头等舱也要拍张照片显摆一下,如果接到了大的工作,铁定要发张工作大合照让所有人知道自己不是闲着。

有的人,明明知道自己不合适,却要将各种奇装异服穿在身上,男人穿女生的高跟鞋,化奇怪的妆容,不伦不类,女人该露的地方不露,不该露的地方都露,各种廉价花布搭在一起简直就是祖母的窗帘,为的就是吸引眼球,就算赚来的都是负面的评论,也自得其乐。


[转载]我和心理学的不解之缘(3)---你是否有表演型人格障碍




有的人,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自哀自怜的慨叹自己的寂寞,生怕没有人关心

有的人,情绪起伏很大,30分钟前还在宣扬快乐的聚会人生,30分钟后很可能已经开始怒骂醉酒后骚扰的另一方对他的冷落了吧

有的人,看到什么都说好,都说“美呆了”“太棒了”“Amazing”“Heaven”,其实现实根本没有那么好,扰乱了自己的价值衡量准则

有的人,爱幻想,总觉得别人的字句中隐射的是对他的不满,而引起网络的轩然大波。

有的人,言语永远尖酸刻薄,所有的事情都能挑出毛病来,无论别人家是生了孩子还是死了人,都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特别看不了别人的成功,只要别人做的比自己好,肯定编造一堆“潜规则”“行贿受贿”之类的讥讽言论出来。

经过一番研究我才知道,我们这群活跃在时尚行业的人,或多或少的患有一种叫做表演型人格障碍(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的心理疾病,又称癔症型。“这是一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具有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在行为举止上常带有挑逗性并且他们十分关注自己的外表。这类人情绪外露,表情丰富,喜怒哀乐皆形于色,娇柔做作,易发脾气,喜欢别人同情和怜悯,情绪多变且易受暗示。以自我为中心,好交际和自我表现。对别人要求多,不大考虑别人的利益。思维肤浅,不习惯于逻辑思维,显得天真幼稚。”尽管社会上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两倍,但据我分析在时尚行业里男女的发病率应该不相上下。

依据美国的《心理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诊断标准如下:
  一种夸张的情绪与注意力吸引模式,起病于青年早期。具备下述五种以上的特征(含五种)将被诊断为表演型人格障碍。
  1.如果不是注意的焦点将感到不适
  2.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性引诱以及夸张的行为特点
  3.情绪多变
  4.对于自身外表持续不断的关注
  5.说话方式给人印象深刻但内容空洞
  6.展现出戏剧化、夸张的情绪表达
  7.受暗示性强
  8.考虑与他人关系的亲密程度高于实际情况

仔细看一看,这些行为症状,是不是越来越多的在自己,和身边的人身上体现了出来?但千万不要害怕,心理异常人人都会遇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内心的阴暗面和缺陷,只不过表露的形式不同,有的仅仅是暂时性的异常,而有的却悲剧式的成了长久性的病变,影响了正常的社交生活,甚至无法自我控制到危及健康和生命。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往往和自己的家庭教育背景息息相关,再加上所从事的行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时尚艺术从业者,常常都处在内心极度不安的状态之中。从艺术家,到演员,到模特,到经纪人,到导演等等,这些职业最大的共性,就是不稳定。我们谋生的方式是通过我们的临场表现和神奇的创作能力和才华,这些可不是和银行里的报表一样想拿就拿的出手的,很多艺术家遇到了创作的瓶颈,就意味着断粮。而衡量这个行业是否成功的一项极其不平等却实在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外界对我们的关注程度,所以,另外一个恒等式成立,没有灵感+没有关注度+没有才华=失业。选择从事时尚艺术行业,慢慢的在潜意识里便开始有了虚荣,好表现和攀比,这些是无法避免的心理走向,却也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许多人。

他们可以尽情的笑,拚命的跳,痛快的哭,大声的叫。他们将他们的情绪写在脸上,将热情挥洒在众人惊叹的眼里。他们的生活就像一出接一出的戏,有喜剧,有悲剧,有闹剧,他们生动、诱人,却不够真实。这些人生来就是最佳主角。他们的热情,友善,前卫,丰富表情,长袖善舞,无时不刻吸引着众人的注目。他们是“人来疯”越是受任关注,则越卖力的演出,将更精彩的戏码回馈大家。必然,在曲终人散时,他们会满怀失落、空虚难耐,继续寻找新的舞台,吸引新的观众。 

这些人如果命好,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较好的外貌,坚韧的性格疏导,积极的朋友圈和正确的价值观,拥有戏剧性人格可能会使他们的事业和社交生活更加灿烂。其实在现今社会中,很多成功人士就是戏剧性人格,比如品牌公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还有著名歌手Lady Gaga,每次出现,服装造型必然是貌不惊人死不休,但运作得当,便成了她的形象标志,赚来大把粉丝和银两。

[转载]我和心理学的不解之缘(3)---你是否有表演型人格障碍




但如果整体条件不足,或者戏剧性人格倾向太过强烈,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因为这些人的内心往往是脆弱而敏感的,如果费尽了心思,却无法得到别人的注意或者肯定的时候,他们便会受到很大的打击,而选择两条不同的路,一是寻找更加疯狂的表演方式,而是自我放弃。尽管这些行为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但是,也常有人弄假成真,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这使我联想到前不久由于种族歧视的言论被LVMH集团炒了鱿鱼的才华横溢的设计师John Galiano,他在T台上孤傲自我的表演,不幸的纵容了他生活中无法自我控制表现欲。


[转载]我和心理学的不解之缘(3)---你是否有表演型人格障碍




所以,每个人的内心,或许都藏着一个“疯子”,不要害怕它的存在,它的存在仅仅因为你的真实。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包容自己,纠正自己,认清自己是谁,从而将内心的闪光点适当的爆发出来,做一个快乐的“疯子”,只要不令人讨厌,有什么不可以!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