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梦江南》赏析
(2008-10-22 14:49:49)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文学欣赏 |
【古典诗词欣赏(三十二)】
温庭筠《梦江南》赏析
窦凤才
【原作】
【注释】
白蘋洲:长满了白色蘋花的小洲。蘋,多年生水草,叶白色。
【古诗今译】
梳洗打扮完毕,独自一个人倚靠在望江楼上凝望着江面。已经过去了上千条帆船,都不见心上的人儿,只有在夕阳的余晖里含情脉脉地凝视着悠悠的江水,真是让人日夜柔肠寸断于白蘋洲头。
【赏析】
温庭筠 (约812—870),晚唐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温庭筠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作品辞藻华丽,少数对时政有所反映。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
这首词刻画了一个倚楼望江盼夫归来而又一再失望的妇女形象。
开篇“梳洗罢,独倚望江楼”二句,抓住人物的动态描写,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活动。睡醒早起,梳头洗脸打扮完毕,就独自一人倚着望江楼的栏杆向江面凝望。词人抓住妇女的特有动作情态“梳洗罢”,点明了人物的身份,是一位年轻的思妇。略事打扮装饰,急切地就“独倚望江楼”,表现了人物那种急切地盼望丈夫归来而又信心不足的心情。一个“倚”字写出了思妇倚楼而望久久地等待的神态,更有信心不足之意。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这二句与其说是写景,更不如说是写情,从字面上不难看出,这是词人用笔的高妙之处,寓情于景,隽永含蓄。眼望着江面上千帆已经过尽,仍不见丈夫归舟,时近黄昏,江面上只剩下斜阳的余晖含情脉脉,静静的江水悠悠东流。意境写得如此悠远凄清,在于着力渲染思妇的离愁。一个“尽”字不仅把天色已晚,江面空无一船,空旷凄凉的意境描绘出来,而且把思妇独倚望江楼时间之长,又一天盼夫归来之愿望被隔断时的愁苦与无助的心情表现得入木三分。
作品选择富有特征的动作和景物, 使词作构筑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艺术境界,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心理描写细致,情思哀挽绵长,意境幽远,场景明晰,寓意深刻,足以唤起读者心灵深处的情感共鸣。
2008-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