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鹤滩《明日歌》赏析
(2008-09-29 18:30:36)
标签:
文化教育 |
分类: 文学欣赏 |
《明日歌》赏析
窦凤才
【原作】
【注释】
【古诗今译】
【赏析】
作者钱鹤滩(1461—1504),原名钱福,字与谦,号鹤滩。明朝华亭(现在上海松江)人,(一说明末清初人)。著名学者。弘治三年进士第一,官翰林修撰,三年告归。诗文以敏捷见长,有名一时,根据文嘉诗文修改的《明日歌》流传甚广。著有《鹤滩集》。
《明日歌》自问世至今,数百年来广为世人传颂,经久不衰。诗人在作品中告诫和劝勉人们要牢牢地抓住稍纵即逝的今天,今天能做的事一定要在今天做,不要把任何计划和希望寄托在未知的明天。今天才是最宝贵的,只有紧紧抓住今天,才能有充实的明天,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否则,“明日复明日,”到头来只会落得个“万事成蹉跎”,一事无成,悔恨莫及。因此,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牢牢铭记:一切从今天开始,一切从现在开始。
《明日歌》两大优点:一是思想内容有新意。它不是空泛的珍惜时光的教诲,而是针对人们的拖延症,围绕“明日”二字展开说理。二是语言形象生动。作品采用了杂言歌谣形式,使用口语化、形象化的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顺耳好记。其中“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两个写景句子,穿插在议论当中,使作品增添生动性和活泼性。
此外,这首诗内容充实,语言流畅,释理通俗明了,说服力强。
2008-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