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夜四时歌•春歌》赏析

(2008-09-04 13:09:21)
标签:

中小学生之友

文化

教育

分类: 文学欣赏

【古典诗词赏析(一)】

 
《子夜四时歌·春歌》赏析
窦凤才 
 
 《子夜四时歌•春歌》赏析

【原作】  

    子夜四时歌·春歌——《南北朝乐府民歌》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

 

【注释】   

    春心:欣赏春色的心情。

    流目:意为转动目光,即放眼随意观看。

    瞩:有“注视”之意。

    采:此处当通“彩”。

    阳鸟:此处泛指阳春三月的鸟,指候鸟。

 

【古诗今译】

    春风和煦,百花盛开,令人胸中涌起浓浓的春意,流转的目光,凝望着远处色彩绚烂的山林,久久不忍离去。在那色彩绚烂的山林深处,从南方飞回的小鸟,在明媚的阳光下欢快地鸣啭啼叫,清脆,明快,悦耳,悠扬。

 

【简析】

    这首诗出自于《南北朝乐府民歌》之《子夜四时歌》,属南朝民歌。南朝民歌是由乐府机关采集而存的,现大部分收入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清商曲辞》类。其语言清新秀丽,基调婉约缠绵,表现出南方人细腻微妙的情感。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细腻的笔法,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百花盛开,山林色彩绚烂,从南方飞回的候鸟,在阳光下欢快地鸣叫的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象,流露了诗人喜爱春天,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可谓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诗人首先从感官入手,从春风着笔,渲染充溢于心中陶然的情怀。诗人漫步于万象更新的春山上,沐浴着融融的煦暖的春风,情涌动了,心陶醉了,不知不觉之中,目光被多彩的山林吸引了,于是一种难以抑制的欣赏春天的情怀。

    “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在这两句中,作品承接上文,首先从视觉的角度写其“流目瞩山林”所看到的奇光异彩,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山花烂漫,芳香四溢的神奇的空山幽谷之中;继而又从听觉落笔,描绘了一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佳境,诗人就此收笔,令读者不胜追寻与向往。

    这首小诗,咋读起来似乎觉得很平淡,然而反复读之,便觉其中别有洞天。它能流传至今,不在于词句的华丽,也不在于格律的严整,更不在于艺术手法的高超,而在于它独有的韵味,在于它的平淡无奇。整首诗读来如行云流水一般,朴素,自然,浑厚,清新,同时又不乏幽远。

 

 

                                                             二零零八年九月四日首发

                                                             二零零九年十月九日修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