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华烟云》中曾文伯犯的罪说起

标签:
爱在中国行京华烟云曾文伯园明园北京大学历史现实文化 |
《京华烟云》中曾文伯犯了什么罪?
电视剧《京华烟云》第三十六集中牛似道被关在大牢中,生命垂危。孔立夫欲为民除害,不肯做出任何让步。牛似道犯了很多罪,其中一条罪行是私吞皇家园林。不料狡猾的牛似道却扯出了曾文伯,将罪名转嫁到他的身上。曾为此大病不起,不久以后就告别人世。曾文伯是北平邮电总局的局长。他曾经亲笔签过字,将这片皇家园林买下,归为邮电总局所有。看来牛所言不假。当然大家都知道这是艺术,都是作家虚构的,以满足故事情节的发展。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事情呢?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是真的。林语堂先生并非空穴来风。
现在北京大学的教师住宅区在历史上都是圆明园的一部分。北大西门正西方是蔚秀园,畅春园,承泽园。其中历史上的康熙皇帝就是在畅春园以69岁高龄病逝的。美丽的万泉河正从这几个园子里蜿蜒穿过,一路歌唱着流到清华大学的校园里去了。承泽园是清代皇帝赏给公主住的。凡是游历过北京大学的校园和圆明园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在承泽园的东边和圆明园之间,是一些低矮的民居和杂乱的胡同。国家邮电总局招待所就坐落在这儿。招待所也不大,几座四层高的楼房不规则的散布着。如果从大门口经过,丝毫不觉得这个地方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建筑一般,没有什么特色。只是现代化的建筑显摆在这儿,与周围那个世界闻名的古园相比,显得是那么的突兀,那么奇怪,那么生涩。这可能是每一个路过者都感觉到的印象。
在历史上大清朝快灭亡之际,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些园子,把它们一一划分给了皇室成员,属于私人财产,可以居住,但是不可以买卖。民国政府建立以后,还特别做出了规定,不容许买卖这些园林,否则以重罪处罚。
曾文伯是牛的下属,牛看好这片美丽的园子,想据为己有,但却有违法律。于是逼迫曾(时任北平邮电总局局长),以邮电局的名义买下。为了保护一大家人,曾文伯迫于无奈,只好签了字。
观看《京华烟云》,了解了这段小插曲,现今的我们再次从国家邮电总局招待会前走过,甚至在这儿住宿,也就不再为在这个地方突然出先一个国家邮电总局招待所感到奇怪。我们既了解了过去那一段沧桑的历史,也仿佛听到了三百年古园发出的悠远的一声叹息。林语堂先生想向我们提示什么,说什么呢?如果说在一百年前,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懦弱的政府就能在法律上对保护老祖宗留给后代的遗产——这些民族的瑰宝,巧夺天工的园林做出强行规定,那么今天,在一个公平民主开放国富民强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做的更好,不把这些园林保护的更加好呢?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我们忘记了过去,淡忘了自己的历史,还有什么理由和资格要求后代子孙热爱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呢?他们从什么地方去感知过去呢?
近几年来,每次赴京,我总要在邮电局招待所附近的民户那小住一段时日。每一次从招待所的大门前经过的时候,总要忍不住望望里面。附近一代都被一些树木包围着,周围的一些小山上有长了几百年的古树,树高可达二十余丈,各自亭亭上耸天半。有落叶乔木,也有四季常青的乔木。附近都沉浸在一种香气馥郁中。我总是在心中默默企盼着,渴望着,有一天,这些不合时宜的丑陋建筑都搬走,还古园林真实的面目。(2008年6月29日下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