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施城,也称东城。位于向阳沟、民航宾馆、东一巷北南线以西,西沟大桥稍南延河以东、以北,包括清凉山绝大部分、东关全部和迎宾大道极少部分。肤施城始建于隋,大业三年(607年),废延州,置肤施县,设延安郡,治所肤施县,是当时陕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东城墙远眺

山上东,起始端








最高处

城墙在这里直北三十多米又直南三十多米,突然形成一个“几”字。现在“几”字内是庙宇,过去是否为军队驻扎?






城墙西去(右为新开辟公路)

城墙上新修的神庙


城墙西下


刚刚挖断的城墙


从乡镇移植到城墙西端的清代琉璃塔


城墙下仍然住着人的土窑洞


又一处挖断的断城墙

西城墙尽头(下面为悬崖)

西城墙尽头最后的基石

城墙上望延安

肤施城内的瓮城城墙

在瓮城城墙上新搞的“肤施城”城门

肤施城山下的基本范围

范公祠

远看城墙西端
“肤施”的来历:
(1)、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的曾孙尸毗,选中延安城东北的太和山上为修炼地。有一天,尸毗见一只大鹰正在追捕一只小白鸽,尸毗眼急手快,一把抓住白鸽揣进袈裟底下。饿鹰见到嘴的肥肉落了空,不甘心地在尸毗头上盘旋,发出凄厉的叫声。尸毗见那大鹰也实在是饿得慌,就在自己的腿肚子上割下一块肉,喂食饿鹰。尸毗跑到山间的一眼泉水洗濯伤口,伤口立时止血,很快结了痂。原来这两只鸟是两位仙人的化身,他们为尸毗的善良和虔诚所感动,不久就让尸毗在山中的一个岩上坐化成佛。
(2)、相传古时的一天,一只秃鹰在天空追捕一只幼鸽。幼鸽在危急之中,看到正在清凉山上修行的尸毗王,急忙飞落到他的身旁。尸毗王立即用身体护住幼鸽,赶走了秃鹰。此时的幼鸽,因受到秃鹰的袭击,已浑身是伤,身体十分虚弱。尸毗王看后非常难过,为拯救这受伤的小生命,他割下自己身上的肉来喂它。幼鸽吃了尸毗王的肉,受伤的身体逐渐痊愈,羽毛也逐渐丰满起来。不久,幼鸽终于重新飞上了蓝天。
这即是广为流传的“肤肉施恩”的故事。
延安城区历史遗迹——五大城池之战国高奴故城
延安城区历史遗迹——五大城池之北关围城城墙
延安城区历史遗迹——五大城池之府城
寻访"府城"内的文化遗迹
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_秦直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