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岔湖畔布依古寨——纳孔

(2007-05-02 21:26:10)
标签:

贞丰县

布依古寨

纳孔

分类: 奇山秀水
 三岔湖畔布依古寨——纳孔

吴家胜

 

  我在纳孔小学工作时,工作之余,深入纳孔布依古寨进行家访,与学生家长接下深深的感情,纳孔布依古寨的布依建筑风格和布依文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现将纳孔布依古寨作如下概述,与读者共同分享。
  纳孔布依古寨位于贞丰县城北18公里,与三岔湖相邻,离者相镇政府1.5公里,离天下奇观——双乳峰3.5公里,距“关兴”高等级公路7公里。属贞丰县者相镇所辖,由3个自然组组成,共有105户, 482口人,居民全是布依族。古寨居民所住的房屋是 “风火墙”、“三滴水”、“朝门式”的布依古建筑。交通方便,建筑独特,有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布依戏的发源地之一。进入寨中,平整洁净的青石板路镶铺到家家户户,庭前院后,绿树成荫,鲜花簇簇,呈现出一派和谐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2002年,省政府确定纳孔为全省20个重点建设的民族文化村之一。
  据寨老介绍,纳孔布依古寨起源较早,“纳孔”的地名为布依语的谐音,意译为田产丰收。很早以前,当地居住的是“补彝①”韦氏家族,此姓人家,人去世不用丢“买路钱②”的习俗一直流传下来。到元朝初年,纳孔成为一个重要囤兵场所。我查看陈、余等纳孔居住的各姓氏族谱,他们族谱中分别记载有明朝洪武年间“调北征南”或 “调北填南”搬迁到此地生活,有的人家族谱中记载有征南或填南经过的沿途地名,有的人家沿途地名则是传承下来。记载或传承的沿途地名,有两方面的含意:一是让后人知道自己的祖籍;二是当家中有人去世,在为逝者做道场中举行“开路”仪式时,由孝子在老摩念经指导下朗诵,为逝者叶落归根指明方向。到此居住的人与当地人和平相处。
  纳孔布依古寨有别具一格的自然风光,民居分布于著名的省级风景区三岔湖沿岸,寨前绿水荡漾,视野开阔,风和景明,布依农家掩映在一片片绿树浓荫中,村前寨后的千亩良田沃土里。春天到来,种上的桃树、梨木争辉相映, “三滴水”布依古建筑,营造出纳孔布依古寨的古色古香。碧波荡漾的三岔湖是一个人工湖,是纳孔人民的梳妆镜和聚宝盆,梳妆镜吸引客人至此旅游,到此旅游的客人为纳孔布依古寨带来财富。寨中红枫林、桔林是三岔湖明丽的亮点。新建的3.4公里旅游环湖路从纳孔布依古寨出发环湖绕行,让游客观赏纳孔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在纳孔布依古寨遍布奇石怪景自然风光中,著名的有“美女梳妆”、“怨女望夫”等独特景观。“美女梳妆”酷似一位布依少女,在晴朗的清晨,对湖梳理她一头秀美绝伦的青丝,石峰上的些许灌木,如美女头上的钗饰,增添美女的栩栩如生,楚楚动人。寨西南面有一名为“豹子洞”的天然洞穴,洞宽约1600平方米,高约60米,洞内有洞,景中有景,石钟乳、石笋、石芽遍布,如吊钟,如悬剑,如佛像,如祥云,如诗,如画,我到洞里,如置身于神仙洞府之中,进入虚无飘渺的神话世界。
  纳孔不但有神奇的自然风光,而且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纳孔布依古寨民风古朴,居住的房屋有独特的布依风格,多为四合院,房屋结构多为木结构穿斗式,瓦顶砖木壁,屋顶作歇山式,盖小青瓦,砌风火墙,辅之以门楼、山墙厢房、明堂、院落等组成。正房的两边,独具风格,山墙高出屋顶,称为“风火墙”,墙顶呈台阶状,每台台角向上翘起,人门把这种风格称为“三滴水”。 “风火墙”,用以防备火灾发生引起窜火现象,避免大面积火灾发生。“三滴水”有房主 “人丁兴旺、步步登高”之隐喻,意示着布依人充满了子孙发达,人才辈出的希望。
  据寨老介绍,相传在很久以前,者相的集镇设在纳孔村老屋场,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纳孔布依古寨出身的罗国昌立下战功,当上“千总③”后,为了方便本寨人赶集,交易自己所需所产的物资,将集镇迁到纳孔布依古寨内。当时纳孔布依古寨的经济得到发展,纺织的土布、生产的纺织工具、土特产等通过该场坝交易,远销到广西、云南等地。投奔白旗军被授为将军的者相镇坡敖苗族首领杨树森,同治十年(1871年)七月迫于清廷压力发生叛乱,投奔清廷,白旗军失败,杨树森被授予一定官职,统治者相,杨树森于同治十一年(1873年)将场坝迁到者相。
  我与学生家长交谈中得知,纳孔布依人注重文化教育。早在清初,纳孔就办有私塾,罗千总、岑三公在私塾中受到熏陶,成为一方有名的人。罗国昌当上千总后,将私塾搬到自己的家中(即今天的村旧活动室)。岑三公以慈善著称于世,能说会道,长于调解,做思想工作,在世时纳孔呈现和平景象。罗千总、岑三公的功劳得到群众认同,“武有罗千总,文是岑三公”这一赞誉流传至今。清未民初陈永华是一个有名的笔杆子,他的文章、书法颇有名气,县内外有人请他给逝去的老人做墓诗、写碑文,如今他写的碑文随处可见,碑上留下的笔迹自由挥洒。陈永华之子陈国胜兄弟子承父业,善于书法,现在贞丰县小有名气,请他写碑的人络绎不绝。解放后,纳孔对子女的教育更加重视,至今纳孔布依古寨有近50人考上各类大中专学习,毕业分配到各处工作。
  纳孔布依人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恪守古老的民族习惯。婚礼不论男婚女嫁,一律实行一夫一妻制,均依“求亲、订婚、讨庚、结婚”的程序进行,若有私奔或私娶,往往被别人歧视、瞧不起。若有人故去,丧家请“老摩④”到家做道场,举行“砍替⑤”仪式,用牛做逝者的替身,为逝者超度亡魂。仪式上,老摩按逝者“八字”排方位,找一空旷地作宰场,逝者女婿负责约人来将“砍替”牛按要求在宰场内宰杀、煮吃,祭祀活动就算告一段落。若逝者没有女儿或女儿还未婚配,“吃肉”的差事便落在已婚配的侄女婿或孙女婿身上。未婚青年可在赶场天或到办红白喜事人家吃酒时白天可“浪哨⑥”,夜晚青年男女不能相约出门玩表,只能在待客人家分边对唱山歌。
  舞龙是纳孔布依古寨文化娱乐的主要项目之一,是保存完好的布依文化。每逢过节或有来宾进寨,少不了舞龙助兴。舞龙仪式是很讲究的,每年大年初三,工匠精心制作好“龙⑦”后,由德高望重的寨老主持,组建身强体健的舞龙队,举行祭龙仪式。祭龙仪式上寨老点香烧纸,用朱笔画龙点睛,然后钟鼓齐鸣,唢呐、长号齐奏,随着一连串的鞭炮声,寨老举起龙宝有规律地舞动,舞龙队有节奏地舞龙,舞完一套招式后祭龙仪式结束,寨老将龙宝交舞龙队使用,舞龙队接到龙宝后在戏台表演,对群众作集体拜年,然后寨老带领舞龙队到各家舞龙拜年,以祈求太平盛世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第一年舞五节龙,第二年舞七节龙,第三年舞九节龙,舞到九节龙后活动结束,于当年前夕前将“龙”火化,寓其龙的轮回。下一轮舞龙由另一寨老主持,所舞的龙又从五节龙开始。舞龙的招式有“金龙狂舞”、“龙行祈年”、“金龙贺岁”、“新春和喜”等二十多种花样,若在一个场地中有两条龙相遇,舞龙队还需舞“二龙抡宝”花样,两条龙抢一个龙宝,以比舞技高低。
  “三月三”、“六月六”是纳孔布依人除过大年(春节)外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在这两个节日,寨中举行祭祀活动和歌舞活动。“三月三”在纳孔以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寅日为节,“三月三”这天,上午,寨中要举行扫寨仪式,由两个“老摩”带着本族中老人挨家挨户到堂屋中打卦,从而把鬼或其它魅、魑、魍、魉以及不吉利的事赶出寨外,在进寨路口,用稻草绳系住剪好的纸人纸马拦住,以阻止鬼魅进入。下午,家中成年男子去拜祭山神,封杀害虫,其余人须上山躲虫,寨中不能升火,不准晒衣服,不准高声喧哗。上山躲虫的人须等祭山的人发出信号后才能回家升火做饭。晚饭做好,先供祖宗一家人才享用。“六月六”是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寅日,一大早起来,先把预先包好的粽子煮好,家长带着小孩提着雄鸡、粽子到自己耕种的田边杀鸡祭田神,祈神保佑自家五谷丰登,同时让自己的孩子认识自家的稻田,学习一些农业知识。妇女则在家煮饭等祭田归来的人。吃过早饭后,寨中老幼在广场上表演和观赏布依戏。纳孔布依古寨布依戏独具特色,演出者穿着古老独特的布依服饰,用弹月琴,吹唢呐、勒尢,击铜鼓等八音伴奏,举行别具风味的铜鼓舞、转场舞、筛铃舞、“浪哨”、甩糠包、荡秋千等古老舞蹈,布依戏就这样流传下来。目前布依戏正在挖掘和抢救之中,发源的布依戏《“三月三”》、《“六月六”》、《浪哨》、《糠包情》等节目已整理下来,其余戏曲将进一步进行整理。
  纳孔布依古寨在“弘扬布依文化,打造旅游品牌”中经济得到发展。者相镇为发展地方经济,以“旅游业兴镇,乡企业富镇,城建业活镇,种养业稳镇”为思路,实施“一村一品、一组一特”战略,指导农村结合本地实际营造产业,在营造中求发展。纳孔布依古寨结合地处省级风景区三岔湖的实际,开发旅游业。在旅游业开发的过程中,纳孔着力进行布依文化遗产抢救工作,修复古建筑、古驿道。通过努力,民居得到修复和改造,古驿道得予畅通,新建了旅游便道等硬件设施。近年来,布依风情在“六月六”这个传统节日中得到弘扬。2004年纳孔布依古寨建起布依歌舞队,将纳孔布依戏整理排练,参加中国·贞丰“六月六”布依风情节与特邀名星相互穿插表演,布依戏的《“三月三”》、《“六月六”》、《浪哨》、《糠包情》等赢得观众的掌声。“六月六”布依风情节推动了纳孔布依古寨旅游业的发展,寨中相继办起“农家乐”,寨中建筑、蔬菜种植、土特产、经果树种植等各种产业的发展。
  在布依古寨纳孔,如果说一道道亮丽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使我心旷神怡,那么传统工艺也让我拍手称快。首先是布依纺织工艺,古寨人家基本都有自己纺车、织布机和染坊,成品除满足自己穿戴外,还远销海内外。织布时,妇女先将棉花纺成线,再亲手将布织出。织出的布有两种,一种是花格布,一种是纯白布。花格布主要用于制作衬衣、头帕、床单、蚊帐、窗帘等。另一种纯白布,可染出不同的颜色,用来作外裳、被里等。另一种工艺是刺绣,纳孔布依妇女精于刺绣,喜欢用绣花来装饰服装和居室,所用的荷包、头帕、围腰、被面、床单、门帘、蚊帐等大都绣有各种人物、动物、花草等图案,这些图案工艺精细,色彩协调,少女们系的花围腰更是争奇斗艳,美不胜收,朴实大方,堪为一绝。再一种工艺是饮食制作,制作的腊肉、香肠、血豆腐、水豆腐称“三老一嫩”,棕子、五色糯米饭等各类食品在纳孔自有专长,到“农家乐”便可吃到,每到一次,我就享受到一次口福。
  保护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色,以确保民族村寨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是民族旅游发展面临的紧迫课题,为此三岔湖风景区的开发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对三岔湖进行整体规划。我县县委、县政府实施打造“布依之都”的品牌战略,以此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树立对外开放形象,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纳孔布依古寨在三岔湖整体规划中占有一席之地,实施了“三平五通”工程,旅游设施将更加完善,旅游路线更加顺畅,到时纳孔布依古寨将象绽开在贵州高原上的一朵艳丽奇葩,我的心中不由唱出“与时俱进谋发展,文明新风亮古寨。感谢党的政策好,纳孔人民富起来”这样一首山歌来。

注:①补彝:音译为“布依”。
  ②买路钱:灵魂过路通关的冥币。布依本地人与外地搬迁到此居住人的区别,外来人死后上山安葬,要丢买路钱灵魂才能通过关卡。此法在汉族中也沿用。
  ③千总:清朝编制,外委千总,正八品。罗国昌为京外人氏,宜外委千总任。
  ④老摩:布依佛教施法人。
  ⑤砍替:意思是为了让死者能上天堂,为死者超度时杀牛作为替身。
   ⑥浪哨:谈恋爱。
   ⑦龙:用竹扎骨架,纸或布做成皮肤,制作想象中的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