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育儿,想说爱你不容易
(2009-05-07 12:31:57)
标签:
育儿杂谈小儿咳嗽宝宝夜间哭闹偏方育儿 |
分类: 育儿手记 |
如果现在来说“当今社会是网络的社会”,想必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句,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于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育儿”悄然走进妈妈群,特别是像我这样的新手妈妈更需要网络的帮助。首先是网购,宝宝从上到下穿的,吃喝拉撒用的,全部出自网购;再是育儿经验,从如何正确母乳喂养,到科学添加辅食;还有婴儿疾病疹治,小到湿疹,大到感冒哮喘,网络成了“诊疗中心”……如此种种,网络带给妈妈们快乐与满足,忧虑与失望。我便是在“网络育儿”中,深深体会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
先来分享一条让我受益匪浅的网络育儿经验,有关于解决小儿夜间哭闹不止的办法。儿子五六个月的时候,有一次连续大半个星期半夜会突然醒来,大哭,大人需要化很大的劲才可以让他停止哭声,但是之后,无论如何他再也不肯一个人睡到小床上去,你只能手上抱着他睡,或者一起睡大床。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不说大人小孩都累(虽然儿子在我们手上睡的很舒服,但其实并不如在小床一个人睡的踏实),想到这样抱着睡习惯了,以后更不会一个人睡,我们就愁眉不展。后来依靠网络,找到一个偏方:用药店买来的吊筋药(俗名黄孜孜),掺蛋清和面粉搅拌均匀,用纱布包在儿子的手上(左手腕和右手腕的内侧)和脚上(左右脚的脚后跟),每晚一个部位,连续四天,就会好。用了之后,效果果然很好,儿子用的第一天晚上就不再哭闹,睡的很香。后来研究了下,黄孜孜有压惊的作用,而手上和脚上包住的四个穴位刚好是管睡眠的,两者结合就解决了以上问题。
网络真的很神奇,这次的“成功经验”,让我坚定了“网络育儿”的决心。有一段时间迷上了“婴儿食谱”,在网络上搜寻各年龄段的宝宝添加辅食的种类,以及做法,然后回家要么教给家里人做,要么自己抽空做给儿子吃,乐在其中。
但是,因为儿子最近一次的咳嗽,让我对网络育儿不再踌躇满志。一周前儿子有些感冒,轻微咳嗽和鼻塞。想起原来在网上看到一些妈妈们抱怨说医生如何如何的下猛药、用抗生素,我心里就想感冒初期能不上医院就尽量不上医院,到了医院,又是抽血又是吃药,碰上一些“黑”点儿的医生,给你挂几天盐水,配上几包抗生素,对宝宝实在不好。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搜“治疗小儿早期感冒”的办法,希望能通过一些民间办法,把儿子的咳嗽消灭在萌芽状态。一点开网页,办法多的你看不过来,从川贝炖梨,到枇杷叶煮水,从红糖生姜水,到葱白水。我根据儿子的情况,决定先用川贝炖梨的方法试试。但二三天下来,不仅没啥见效,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前一天晚上还在电话里跟爸妈说不带儿子去医院的我,第二天就抱起儿子直奔医院。在家附近一家医院检查了心肺,都没问题,只是白血球有些高,于是配了三天的消炎药和止咳药,医生说拖的有点久了,如果一咳就来看,炎症不会这么厉害,消炎药也不用配。回家吃了三天的药后效果不明显,虽然也没有厉害起来,但觉得吃了药没好转,还是担心这么小孩子把肺咳坏,所以还是带着儿子去了市一。检查结果和前面一样,心肺正常,喉咙有点红,先镇咳,消炎药停吃,三天后复查。这样一来二去,儿子的咳嗽已经一周了,这些天也慢慢开始好起来,除了晚上咳的厉害些外,白天基本不咳。与其说小孩的感冒像大人一样,一个星期左右自会好转,我宁可相信是医院的对症下药治愈了儿子。
经过儿子的这场病,现在耳边时常响起儿子刚感冒时我妈对我说的那句话“孩子的病没小病,一有病就要看医生!”但当时我并没有把这话放心上,一心想着网上搜来的川贝炖梨。现在想来,悔不当初,幸亏儿子这次只是咳嗽,没有转为肺炎或者更厉害的疾病,否则最该负责任的就是我。
至此,总结出“网络育儿”十六字经:辅助作用,仅作参考。依此育儿,后果自担。
同时再次借用我妈的那句话提醒各位妈妈们:孩子的病都不是小病,有病就要早看医生。